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利亚

  摘 要:艺术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生活不仅是艺术,艺术则处处体现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与灵感的源泉,艺术恰恰是生活的另一种体现,是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体会、思考、感悟和有所得,是艺术家的精神寄托,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生活是相对于生产而言的人类活动总称。艺术就是把这个过程中的冰山一角用绘画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但却透视了整个生活的过程,就是人们常提的中国画的意境。而表达得彻底与朦胧则是风格的差异,这归根结底是绘画的技法,是绘画语言或绘画方式。
  关键词:艺术;生活;创作;灵感;激情
  一、创作灵感的来源
  生活是相对于生产而言的人类活动总称。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衣食住行生活就是其基本内容。卢梭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触的人。生活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一个必须的过程。而艺术就是把这个过程的冰山一角用绘画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但却透视了整个生活的过程,就是人们常提的中国画的意境。而表达得彻底与朦胧则是风格的差异,这归根结底是绘画的技法,是绘画语言或绘画方式。可以说生活产生了艺术,艺术反映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离开了生活谈艺术那将是无稽之谈。而艺术高于生活则体现得很微妙,比如文学里的一种修辞手法,夸张。
  二、创作初想
  艺术来源于生活,笔者的创作皆与生活息息相关。看了看风吹着的北京城,看了看周围拥挤的房屋,笔者突然有了灵感,想画站在风中的自己。大风中笔者从楼项看到路上的行人,感觉到自己在北京就像那人在风中行走,笔者把自己被风吹的状态拍下来,想融入到自己的创作,看到风把楼顶上挂的衣服吹得不由自主地乱摆,就像笔者在北京挤来挤去的生活。把它当作背景之一,再画出或用剪细贴出北京拥挤的楼房,当大背景。
  笔者把创作材料打印出来后,被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困扰住了。本来笔者想剪切图片然后粘贴出画面背景,结果找不到想要的背景。如果画出来觉得表现力有限,还是想试着粘贴出来。直到看了王迎春老师的画展,笔者才幡然醒悟。
  三、创作过程
  中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指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
  创作是艺术家把自己生活中的感悟,用绘画语言和绘画形式表达出来,是抒发创作者的情感的一种途径。灵感来得快去得也快,谢赫的“六法”之首“气韵生动”很重要,创作要有激情,灵感来了,一气呵成,才最好。创作时,笔者先是起素描稿,本来起的形还可以,但是觉得不够精细,修改后又觉得不够满意,反复修改了很多次,越画越没感觉,起初的创作激情全没了。笔者发现每次第一遍起的形最好,越修改越坏,画墨稿的时候,光去找形,笔墨表现在找形的基础上,就愈考虑得少,气韵生动的感觉就表现得不够了。画的第一张不太满意,笔者决定重新画一张,画人物时,直接照镜子画,不起素描稿,画画时,画有生命的东西才有感觉,要画就画写生,这样才更有一份真实感,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也没有绝对的事。条件限制下的,很多事物是写生不来的,但是能写生时还是要写生,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也是这样,处处都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
  再次画时,每笔都要勘酌下,浓淡干湿的变化也考虑得多了。浓墨从眼珠开始画,笔干一些,再画眼睛的轮廓,笔者注重浓淡的变化,眼角和眼尾转折处浓一些,中间的上下眼线处用干的毛笔轻轻扫过,下眼线与眼角可以留白,让画面松动一些,脸上尽量少画,再用这种方法画出其他五官。表现头发时,笔者用散锋干的浓墨扫出头发的形,然后加水用淡墨补充头发的内容,等毛笔干时,淡淡地扫出后面远处的发稍,和浓墨的头发拉出空间,这样就有了干湿浓淡的变化。画衣服时也同样,变化丰富才有内容,筆者用粗细不一、浓淡不同、干湿结合的方法画出衣服的轮廓,然后用跟周清波老师学的方法在衣服转折处用不同笔墨的皱法表现衣服的形体感。书画同源,画手时用了稍重的墨加点水用线快速勾出手的形,勾线时注重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细节,用练书法时一样的方法,在关节结构转折处稍加停顿,这样就把手画得更形象,接着画了画面中离笔者最近的绳上挂的衣服,也是用同一方法画的。接着是稍近的背景,楼顶上的围墙和房子,先勾线再皱擦,远处的楼房用带足了水分的淡墨染出一个个小窗户,待画面完全干了后,把整栋楼房用淡墨染出由低到高越来越淡的渐变墨色,这样在视觉上高处的楼房就感觉离画中笔者很远,拉出空间。所谓远山无坡,远水无波,我们常说的近实远虚就是这个道理,索性我就大胆地画高处的楼房,用接近宣纸的淡墨色直接用大笔触,虽然画的事物是不同方位,但在感觉上画面两边的事物是等量的。就像刻章一样,如果让刻出来的字或图形都能上下左右晃动的话,那么刻章的内容要在四处晃动时,还不四处乱倒才有稳的感觉,才是一个好章。画面要有均衡感,也是同样的,也许一个重的墨点就能把整个画面调理稳当,也会让整个画面失衡,关键在于作者的绘画经验。均衡感是绘画者的长期绘画经验积累出来的,所以一个好的绘画者要有好的功底,要有丰富的经验,要有智慧,还要有品德。有的人说人品不好就画不好画,笔者深以为然。笔者的导师那素引老师推荐笔者去看了王迎春和她丈夫杨力舟在中国美术馆的画展,笔者感触颇深。写意人物和写意山水都是笔者所喜欢的,了解了他们的创作过程,笔者更是感动不已,夫妇俩一起画一起探讨,诗情画意尽兴而来。笔者看到一幅剪纸拼贴的作品,印象颇深。生活和艺术像是人与人的影子,没有人就没有影子,没有生活,艺术就不再存在。写意人物,传形写神,在绘画领域算是比较不容易的,造型要准确,这是首要,构图更重要,若造型准确,构图不慎就会是一团糟,人物构图是难上加难。传神就要把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紧紧抓牢,再细细刻画。人物的动态也很重要,就是人物的姿势,抓住大的动态,概括表现,再细致刻画手的结构与表情。于小东说过每个衣纹都有表情,笔者认为手也可以有表情。这样一紧一松一紧,就有一波三折的变化效果,画面整体感觉不单调。回到笔者的作品,从找资料、构图、画,再到最后将它裁下,最了解每幅画作的缺点的莫过于作者,它的不足自然尽收笔者眼底,可是连这些不足都会成为喜欢它的理由因为它会教笔者成长。不管是技法或是生活上,我们对自身的一种追求会在未来体现在脚下的路,当然即便没有大师般的名望,国画亦有韬光养晦之德,温润如玉之美,但凡从前,唯文人墨客得以此技。在慢慢感受笔尖与纸的契合时,心思会愈发悠远宁静,或者说是你的画让你必须沉定下来。
  四、创作感悟
  生活就像照镜子,镜里镜外恰恰诠释了艺术与生活间的紧密关系。镜中的物像就像是艺术品,复制生活中的点滴反映我们生活的真实,是我们生活的副本。而镜外的我们,在生活,生活就要好好的活,都想好好的活,生活逼迫着多少人,有人哭有人笑,生不易活亦难。开人体素描课时,笔者想了很多,究竟为什么这位四五十的男人要选择做人体模特,模特已经习惯了,笔者却很震撼,这是伟大的为艺术奉献的精神,也是走在艰难生活上的一步,这也是不屈服的坚强。笔者想着重刻画他的眼神想画出无畏忧伤的坚强,只恨自己笔拙。下了课,笔者发现他的一条腿是病的,又是震惊……他一个人随地坐在楼道口吸烟,那背影笔者一直觉得散发着伟大的光芒,此时想起自己的父亲正中年,一种辛酸涌向心头,他的烟头一亮一暗,在笔者梦想的最底层,忽明忽暗,又是一个生活中的人。人物画注重的不只是人物形象,更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
  艺术作品是用来供观赏者看,并使观赏者有所获得,或引发观赏者深思的作品,是在一定程度上触发观赏者的心灵,使其并产生深刻反思的一件有特殊意义的艺术品。艺术品是有生命的。生活中处处都是艺术品,我们又是一个个孤独的艺术家,我们生活着不同的生活,感受着略微相似的感受。都说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笔者也是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一样,回忆着别人的陌生生活的回忆,回忆着他们的惊天动地,看着李云迪的手指在黑白键上疯狂弹跳,弹跳着他的思绪,弹跳着他的理想,弹跳着笔者的梦。
  参考文献:
  [1]郑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及技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315.
  [2]周永家.现代水墨画技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8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