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活化教学方法极受初中物理教师欢迎,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打破课本的条条框框,带领学生体验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高效地发展物理思维,掌握物理知识,获得物理技能。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主体参与
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严谨性,常常让部分学生难以适从,这导致课堂状态和学习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这迫切要求教师改进物理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核心主张之一。正如陶老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恰是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可以明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主体参与性,帮助学生更加自主、活跃、高效地投入物理学习当中。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生活化教学相对于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等传统方式,具有诸多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元的生活资源和生活现象,为学生讲解相应的课程知识,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欲望。部分物理现象和实际生活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借助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生活现象的原理,加深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记忆,在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为物理教学提供更多理论支撑,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理属于科学学科,其知识相对抽象、复杂。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会直接按照书本内容简单灌输抽象知识,严重忽略了物理学科的实践性意义,这不仅会大幅降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深度应用生活化教学原则,充分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能让学生更为积极自主地融入课堂中,全面地了解所学知识,提高物理核心素养。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
1.导入环节引入生活化元素
初中物理课堂运用生活化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能深刻理解、熟练运用生活化教学,明确其重要意义和操作路径。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结合初中物理新课标要求和具体授课内容,积极搜集与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和案例。在导入环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营造更加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讲解“摩擦起电”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引入相应的生活事例,如用塑料梳子梳头时,梳子常常会吸住头发,引领学生深度分析思考,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学生分组进行深度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入生活化问题,追问如果在冬天脱毛衣,为什么会出现“啪啪”的响声?此类现象均是比较常见的、学生有着直接体验的生活情形,将其引入课堂导入环节,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将生活化元素作为教学导入,必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师想要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有必要为学生营造更为贴切、开放的生活化情境,促使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独立自主地发现物理知识,并将其与现实生活建立关联,形成完整的、结构化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加及时地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在“学中用、用中学”,巩固学习成果,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将铅笔插入一杯水中,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能清晰地捕捉到光的折射,认识到物理知识无所不在。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化情境,长此以往,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会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其对于物理课程的喜爱程度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3.物理实验中加强生活化教育
初中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旨在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的转变。但是,一些教师不愿意过多花费时间,组织学生自主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通常采取教师做、学生看的做法,这必然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为避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受到冲击,在生活化元素的渗透中,教师有必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在明确实验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和内容,指引学生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脑、手、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增强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讲解《声音的传播》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水和各种不同材质的管子,然后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速度在不同材质的管子、水和空气中的差异,进而更加顺畅地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原理,加强其记忆。总的来讲,在生活化实验的影响下,学生全程自主、合作操作,往往能保持充足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这对于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多媒体技术融入生活化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为有效开展生活化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增强物理技能、发展物理思维,应运用多媒体技术,采取声、光、电等手段,通过电子白板、课件、慕课等途径,创造生活化教学。现代信息手段有效拓展了教学空间,延伸了教学触角,丰富了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等感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和理性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比热容》有关内容时,教师可在授课前搜集有关比热容的生活现象,借助多媒体技术共建共享教学课件,促使学生感受具象化的生活元素,于不知不觉中习得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可播放夏天时游客多在海水中游泳,鲜少待在沙滩上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视频,并提问:“为什么游客喜欢去海里玩,却不愿意在沙滩上玩?”可以让有过真实体验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与交流,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形成自己的答案。教师在汇总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板书比热容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不同物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吸热与散热能力的理解,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初中物理知识具有明显的抽象性、严谨性、科学性,生活化教学无疑是破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学好物理的有效办法,可以较好地助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值得一线物理教师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喆.融合项目式与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10).
[2]杨小春.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06).
[3]李建军,张永红.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J].华夏教师,2018(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