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孩”政策对高危妊娠变化的初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究“二孩”政策对高危妊娠变化的初步分析。方法:选取所有入院待产孕妇108例,在本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门诊登记保健系统卡和入院,筛选出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72例,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36例,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情况。结果: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平均(35.8±0.3)岁;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平均(26.2±1.1)岁,说明生育年龄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而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且高危妊娠构成比在35岁以上上升趋势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8例(11.11%),不符合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16例(44.44%)显著较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剖宫产率37例(51.39%),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为12例(33.33%)显著较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入院待产孕妇,通过实施“二孩”政策,分析高危妊娠情况,筛选出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发现在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上,各级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需全面提升,保证母婴平安健康,应对“二孩”政策带来的挑战,实现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孕前检查工作。
  【关键词】高危妊娠;“二孩”政策;初步分析
  高危妊娠指的是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或危及母婴性命的妊娠,高危孕妇则指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异位妊娠、习惯性流产、巨大儿等等。目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已全面实施,由于长期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使得积攒几年甚至几十年具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孕妇[1-2]。此次研究通过“二孩”政策对高危妊娠变化的初步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所有入院待产孕妇108例,在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门诊登记保健系统卡和入院,筛选出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72例,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36例,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情况。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患;不愿参与此次研究;伴随严重器质性障碍疾病者。纳入标准:符合待产孕妇诊断标准;既往无精神病史;不伴随严重器质性障碍疾病者。其中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为36~45岁,平均(35.8±0.3)岁;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为20~35岁,平均(26.2±1.1)岁。
  1.2 方法
  所有产科医生均有助产资格合格证,均已专业进修学习,对急危重症的诊治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检测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及非二孩政策孕产妇的血糖、血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凝血因子或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分析符合“二孩”产妇的一般情况;符合“二孩”政策孕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符合“二孩”政策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及其特征;高龄对各类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影响;评估高危妊娠的发生,分析与高龄妊娠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的孕期管理,加强产科医疗质量,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1.3 观察指标[3]
  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根据结果用SPSS 17.0软件包对“二孩政策”孕产妇的监测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年龄影响因素
  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平均(35.8±0.3)岁;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平均(26.2±1.1)岁,说明生育年龄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而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且高危妊娠构成比在35岁以上上升趋势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
  相较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8例(11.11%),不符合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16例(44.44%)显著较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比较分娩方式
  相较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剖宫产率37例(51.39%),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为12例(33.33%)显著较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二孩政策”人群多为70、80年代的人群,甚至有60年代的人群要求备孕,高龄孕产妇发生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势必明显的增加,高危妊娠的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根据本研究对该人群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发现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及助产机构的投入,也对产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方面具有较好的社会意义[4-5]。
  在开放“二孩”政策之后,应当积极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的应对措施,严密监测好高危妊娠的具体分布情况:所谓的高危妊娠,指的是产妇在妊娠期間合并其他致病因素,或一些并发症等,对产妇和婴儿,或者是产妇生产等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在国内外对高危妊娠的报道发生率为19%~50%。此次研究中,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平均(35.8±0.3)岁;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年龄平均(26.2±1.1)岁,说明生育年龄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而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且高危妊娠构成比在35岁以上上升趋势显著,能够证实二孩政策出台之后产生的影响力度。随着这一政策的开放,二孩家庭逐渐增多,出现高危妊娠的比率相应提升,所以,在临床上致力于降低初次妊娠剖宫产率成为大势所趋。此次研究中,相较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8例(11.11%),不符合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16例(44.44%)显著较高;相较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剖宫产率37例(51.39%),非二孩政策的孕产妇为12例(33.33%)显著较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经此次研究结果得出,应当积极调整高危孕产妇管理策略,按照具体的高危因素顺位情况,坚持把高危妊娠管理关口提前为孕前,积极的结合免费孕前优生、婚前医学检查,以及公众宣传媒体等方式,促使育龄妇女能够合理化的规划自己的生育年龄,通过健康宣教等的方式,注意让他们控制体质量,注重于锻炼和膳食营养等的结合,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体质量所造成的被迫剖宫发生率,为她们的正常妊娠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降低临床上的剖宫产率。另外,针对于孕妇的瘢痕子宫的出现,剖宫产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我国的比率高达46.2%,其中无指征占11.7%[6]。因此应当强调,在妊娠前选择恰当的再妊娠时期,在超声辅助下确定瘢痕部位切口妊娠的具体情况。在孕中期时,要对供血、和瘢痕的关系、厚度和胎盘位置等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化的了解,当发现为回声不均匀或下段菲薄,出现明确的薄弱部位,应当做好提前入院[7-8]。同时需要特别留意,避免会有子宫破裂等情况的出现,切忌腹部受到撞击和挤压。那些未经医生评估过瘢痕子宫的孕妇,在临产前,一定要做到住院待产,避免会有子宫破裂的情况发生,否则在院外出现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解决[9-10]。另外需要明确,各高危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像瘢痕子宫、巨大儿、胎盘因素和剖宫产等,均能够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进一步造成严重高危妊娠的风险。存在的妊娠期糖尿病,还能够成为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的关键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针对入院待产孕妇,通过实施“二孩”政策,分析高危妊娠情况,筛选出符合二孩政策的孕产妇,发现在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上,各级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需全面提升,保证母婴平安健康,应对“二孩”政策带来的挑战,实现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孕前检查工作。
  参考文献
  [1] 顾向应,张雪松.“全面二孩”政策下关注再生育现状,积极做好再生育全程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01):65-69.
  [2] 吴艳慈,洪燕,陈玉娉.二孩政策下高危妊娠产妇的风险预警评估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72-74.
  [3] 熊小军,张飞忠,周琼.二孩政策开放前后高危妊娠分布变化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9):80-82.
  [4] 徐燕军,王建迪,陈雪洁.二孩政策放开后顺义区孕产妇管理措施及对新生儿出生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1):2424-2426.
  [5] 吴晓雪,何静,张秀军.“全面二孩”政策前后温州市高危妊娠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9,31(05):395-399.
  [6] 詹绮珊.二孩妊娠对护士心理状况及职业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
  [7] 李传松,粱粟.济南市部分地区已育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04):422-427.
  [8] 贾朝霞,黄丽丽,赵永鲜,等.调整生育政策对产妇构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6):1344-1347.
  [9] 钟赋真,赵温,张颖.北京市海淀区高危妊娠产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19,54(02):212-215.
  [10]杨惠娟,于莹,刘凤洁,等.北京市高龄经产孕妇妊娠及分娩风险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319-53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0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