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惠英

  摘要:本文认为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16-02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切对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改善教学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有预见性的认识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深远影响,并应有意识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实践证明,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约束。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了很多改变,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小学数学教师也漠视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小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将课程讲的尽量详细,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进行学习,这些都严重抹杀了小学生对知识获取的好奇心理和主动求知心理。
  2、小学生思维方式的不成熟。从生理角度讲,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自学和探索求知能力等方面发育尚不完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小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发育滞后。
  3、小学数学教师自身能力的约束。教学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在新的教学要求提出同时,小学数学教师的能力也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的。但现实中,小学数学教师常常忽略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习惯于“维持现状”。从而直接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影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
  二、“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是指通过阅读数学语言、符号、图表等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小学数学知识的表达主要通过图画、图形、符号等素材,很直观、很形象,因此让阅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训练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数学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1、“数学阅读”重视对数学内容的阅读、含义的推敲和语境的研究。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数学故事、课余数学素材等形成对问题的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数学的最终目的。这一习惯养成后,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根本的改变。
  2、数学图像、图表和符号往往内涵丰富,有一定的抽象性,其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与自然语言差别大。小学阶段的学生因认知水平受限,习惯直接接受。而“数学阅读”,容易让学生在阅读中看懂问题的真实含义,并在此过程中学会怎么样学习数学,怎么样获取有效素材,从而得到认知能力的发展。
  3、“数学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我学习,并体会到自我学习的乐趣。
  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将数学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认识数学,体会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是由数学语言组成的,具有符号化、间接性和通用性等特点。对小学生而言很陌生,也是极其抽象难懂的。如果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些数学语言的意思,对于日益复杂的数学,学生将逐步产生反感情绪,对数学学习逐步失去信心和兴趣。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还要扮演授业解惑的角色,让学生认识数学语言,在其过程中认识数学语言及其含义。
  2、做好示范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对新的知识都有抱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示范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教师在阅读中,注意语气停顿、重点区分、适时提问、多重比较、归纳总结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理。同时加强训练,让学生模仿教师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在阅读中发现关键字句、理清题目的脉络,必要时让学生分组阅读,让学生在集体沟通中发现问题,寻找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3、创设情境、加强实践与教学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是一个动态的互动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将碰到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学生碰到的,能理解的问题,将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进行数学阅读,让学生从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环节,再从实践转化为书本知识,完成通过数学阅读获取知识的过程。譬如在学习“圆”的概念中,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硬币、锅盖等,让生活告诉学生什么是“圆”,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直观的概念,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在阅读到圆就联想这些形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4、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几种阅读能力的培养
  (1)符号和文字的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后,要锻炼学生能尽快在符号和文字中提炼出要点。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字题方法:“粗读――略读――精读”。粗读了解问题大概、略读留下关键词句、精读推敲其内涵。
  譬如“一个工程队要修800米的道路,前五天修了200米,照这个速度,修完全程还要几天?”。教师在解决问题中要这样引导:“粗读”一遍后确定此题是一个计算题;“略读”后可以去掉一些无关的文字信息;“精读”确认要利用减法、乘法、除法和平均数等数学方式计算该题。通过这三个过程,立刻可以有效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如此锻炼后,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得到实质性提高。
  (2)图象、图形的阅读。数学图形的阅读是一种直观性的阅读,需要很强的观察、识别能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结合实践和生活,教会学生认识基本图形,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能够抽象出怎样的图形,并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譬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在引入概念之前,可以先和学生温习长方形,带着长方形的道具。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推动长方形的某一边,从而使“长方形”变成一个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根据图形来想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一些性质,进而达到通过阅读图形获取知识的。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阅读方式,例如综合阅读,即文字、表格、图象等的综合体。综合阅读要求在文字中寻找信息,在图象中观其特征,在表格中悟其含义,三者互相迁移综合考虑,抽象概括其精髓。
  四、结语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既能提升小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把握数学阅读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乐趣,去主动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周宏 浅谈阅读数学课本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西部》 2009年18期
  [2]周永军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J] 《科学大众》 2009年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3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