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管理 提高油井管理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强化基础管理,提高油井管理水平,本文从多措并举,提高油井机采效率、实施“一井一策”管理,延长油井换泵周期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基础管理;油井;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TE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83-1.5
采油206队目前管理着滨二区:滨644+423块、滨37-363块、滨二区沙二段和滨182块、滨420块5个开发单元;共有62口油井、22口水井、8座计量站、5座配水间和2座高压注水泵站。
一、多措并举,提高油井机采效率
目前我队机采效率低于10%的有3口,10%-20%之间的有29口,大于20%的井有23口。全队平均机采效率为20.8%。
(一)控制合理沉没度,优化生产参数
结合我队油井的生产实际情况,为控制合理沉没度,对沉没度高、机采效率偏低的油井进行了生产参数优化,2008年上半年共实施油井调参16井次,其中调冲次14井次,调冲程2井次。调参后16口油井的沉没度由措施前的886米下降到措施后的435米,机采效率由措施前的15.6%提高措施后的19.4%。
(二)油井调整平衡,提高机采效率
表1调平衡措施效果统计表
(三)更换减速箱,改善抽油设备运行状况
表2更换减速箱措施效果统计表
对B363-12、B644-16两台串轴严重的油井更换了减速箱,B363-12加平衡块两块,并对平衡进行了调整,措施实施后机采效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2008年上半年通过措施工作量的实施,全队油井平均机采效率由2007年底的18.7%提高到2008年6月底的20.8%,上升了2.1个百分点。
二、实施“一井一策”管理,延长油井换泵周期
精细基础管理,确立分析机制,细化管理措施,结合《油井分类管理法》,将油井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一井一策”的原则,落实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培养长寿井,以点带面,提高全队油井换泵周期。
细化日常生产管理是提高油井寿命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生产中我们主要通过分析油井液量、含水、物性以及温度的变化,利用电流、回压、载荷曲线进行监控,适时调整加药、热洗等群挖措施,达到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目的。
(一)从长寿井培养着手,精细基础管理工作
2008年上半年,我们根据7口长寿井培养对象的具体生产特点及制定的管理措施,围绕长寿井培养活动实施了大量的工作。截止到2008年6月底全部正常生产。
1. 2008年上半年长寿井培养措施列举如下:
(1)B644-16号井
生产参数:冲程3m、冲4次、泵径44mm、泵深1 596m。动液面689m,液量12.2t,油量10.3t,含水15.6%,泵效40.6%,换泵周期2683d,管理类型为结蜡C,培养措施:对应注水井644-7进行调配,日注由50立方米调为55立方米,热洗周期由30天调为60天(锅炉车)。
(2)B644-24号井
生产参数:冲程3m、冲5次、泵径44mm、泵深1 179m。动液面814m,液量16t,油量8.5t,含水46.9%,泵效52.4%,换泵周期1 390d,管理类型为结蜡C,培养措施:热洗周期由60天缩短为35天,加药周期由5天/次缩短为3天/次,该井套压1.5Mpa,定期放套管气。
(3)B160号井
生产参数:冲程3m、冲2次、泵径44mm、泵深1 603。m动液面1274m,液量6.6t,油量5.3t,含水19.7%,泵效33.9%,换泵周期889d,管理类型为结蜡C,培养措施:热洗周期由60天缩短为45天,加药周期由5天/次缩短为3天/次。
2. 2008年上半年长寿井管理措施列举如下:
(1)B644-16号井
生产参数:冲程3m、冲4次、泵径44mm、泵深1 596m、动液面689m。液量12.2t,油量10.3t,含水15.6%,泵效40.6%,管理措施:锅炉车热洗、自循环热洗。
(2)B644-24号井
生产参数:冲程3m、冲5次、泵径44mm、泵深1 179m、动液面814m。液量16t,油量8.5t,含水46.9%,泵效52.4%,管理措施:锅炉车热洗、自循环热洗,加清防蜡剂。
(3)B160号井
生产参数:冲程3m、冲2次、泵径44mm、泵深1 603m、动液面1 274m。液量6.6t,油量5.3t,含水19.7%,泵效33.9%,管理措施:调冲次4-2次。
(二)细化油井分类管理,延长油井换泵周期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不断完善油井分类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过程,实施“分析、计算、控制、调整”的工作法。分析对比油井的生产现状和措施效果,计算、对比油井,悬点载荷,核实油井热洗水量、周期,合理控制沉没度,及时调整抽油机生产参数和平衡度,对乳化严重的油井,及时调整加药周期与药量,严格按《热洗操作指导书》操作,不断提高群挖工作质量,改善井筒环境,延长油井换泵周期。
根据油井的生产实际,我们对油井按照“常规井、结蜡井、乳化井、偏磨井、腐蚀井、出砂井”六种进行分类管理。
1.结蜡井
对12口结蜡井重新制定了热洗制度,对热洗的水温、水量、排量和时间都做了严格的规定,重新制定了热洗周期并制定出热洗运行大表。
2008年上半年,12口结蜡井共热洗55井次,其中普通热洗42井次,锅炉车热洗8井次,自循环热洗5井次。
2.乳化井
我队乳化严重的油井共有9口,根据其具体生产情况,重新制定了加药周期及药剂量,9口乳化井2008年上半年共加药185井次。
3.偏磨井
对5口偏磨井主要从优化杆泵着手,地下以防偏磨新工艺(防磨管、防磨杆)为主,地面以增大冲程减少冲次等其他新工艺为主。
4.采取措施,减缓腐蚀,改善油井井筒工作环境
我队由于腐蚀原因造成的躺井已成为导致油井免修期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2007年作业井分析发现我队目前有4口井腐蚀严重,日常管理中主要采取了定期、定量加缓蚀剂的措施。
通过2008年上半年一系列措施的细化、实施,截至2008年6月底,7口长寿井平均换泵周期为1 377天,全队油井平均换泵周期由2007年12月的435天提高到目前的464天。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21日
【作者简介】谷红梅:滨南采油二矿。 扈红霞(1977- ):女,山东利津人,滨南采油二矿206队,石油工程专业,高级工,研究方向:油田开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6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