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音乐教育理念的变革及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 琴

  从2002年开始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俗称“新课改”)至今已有6年。6年来,伴随着“新课改”起步、发展与深入,音乐教育理念悄然产生着多元化的变革:形成了多层次音乐教育理念,丰富了课程目标内涵,促进了音乐课程制度的变迁。音乐教育理念的变革悄然地影响着音乐课程教学的诸多方面。
  
  一、音乐教育理念多元化推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富有时代气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人文素质个性化培养为目标,以开放型的课程为切入点,以激励性评价为杠杆,以集体的合作性学习为动力,创造性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一)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
  在新教育理念下,“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有: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中,为了让南方的学生感受到冬天的雪景,课堂上教师创设了一个“雪花纷飞”的情景,即在朗读歌词这一环节,教师手挽篮子,边读歌词边撒“雪花”(用泡沫捣碎),这样的“雪景”既形象又具感染力,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了“雪景”的美妙,为歌曲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营造教者(教师)和学者(学生)之间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如:在《躲猫猫》一课教学中,教师蒙上眼睛,在有序的节奏声中与学生们一同玩起《捉迷藏》游戏,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大胆地玩、大胆地说、大胆地唱、大胆地演。3、采用多样化的“互动式”方式。如此次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9万多观众“双手放飞和平鸽”就是多样化互动的经典之作,对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
  
  (二)采用“拓展式”课堂教学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组成部分,既有艺术教育的共性,也有音乐教育的特性,即音乐是存在着奇妙现象的,如果我们只局限在音乐的表象上,缺少对音乐的对比与分析,就很难发现音乐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因此,“拓展式”课堂教学对表现音乐教育的特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拓展式”课堂教学主要有:1、唱歌教学中的拓展教学方式。如将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拓展广阔的教学空间;将音乐与美术学科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进行舞蹈表演来拓展“音乐想象”。2、欣赏教学中的拓展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进行的。如在欣赏教学中,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与经典音乐作品对话,拓展学生欣赏能力。因为教科书只是学习音乐的例子而非全部,它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文本,而不是唯一的范本。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给学生提供较为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让其聆听与感悟;采取以“赛”激“趣”方式,拓展学生竞争意识。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实现教学目的。如上音乐课时,可准备宝石花、小五星来鼓励大胆演唱的学生。在讲授乐理知识时,常采用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等比赛形式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3、音乐活动中拓展教学的方式。由于音乐最具不确定性,其具有最大的解释的自由度。因此,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性体验,拓展学生的表演能力;有条件的可以设计情景剧,拓展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
  
  (三)采用“提问评价式”课堂教学
  音乐教学中同样存在着怎样有效地摆脱“说教式”知识灌输的倾向。如何实现“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一直是困扰广大从事基础教育教师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因此。通过“提问评价式”课堂教学,展示、激发与调控学生的思维,对课程目标实现具有启发性的意义。“提问评价式”课堂教学。主要包括:1、引导学生表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复一位学生的陈述,以此激励其他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讨论中;2、引导学生提问;3、教师利用提问方式促进学生对各观点的比较研究;4、全班学生通过“表决”来评价当前的思维水平;5、进行总结性的小演讲。在这里,教师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总结了思路,以及重点提到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间建立联系。
  
  二、有效深化音乐教育理念的思考
  
  音乐教育理念的变更促生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方式。有效深化音乐教育理念。并不是口号式空洞提法,而是十分真实地根植在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例如“如何使探究音乐本体内容更具普遍性;如何更为深入地关注音乐风格的感受与体验;如何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都是音乐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理念。
  
  (一)建立着力探究音乐本体(教材)内容的理念
  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以音乐为本”。实现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音乐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深刻、独到、广博。深刻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钻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的能力;独到是教师对教材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能够在恰似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广博是教师具有知识的广博性,即能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使“所知道的知识,应该是比课堂上所讲的要多10倍以上”。
  
  (二)树立更为深入地关注音乐风格的感受与体验的理念
  音乐风格涉及地域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等。更为深入地关注音乐风格,就是引导学生认真去感受特定的该时代、该民族、该地区、该流派等等在音乐艺术上最为稳定并经常重复显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有节奏、调式、和声、创作手法和表演技法等。如果进一步的话,还可更为深入地引导学生去认识与理解某种音乐风格中的人文因素。当然,这种做法对从事一线教学的音乐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其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去实践、去积累、去提高、去发展。
  
  (三)形成“因材施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着音乐课堂教学面貌。“因材施教”是指要根据音乐教材的需要,有创新性去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即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要与常态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在范唱环节,教师的范唱可以给学生更为直接、更易模仿的效果。通过范唱示范效应后,再利用播放光盘等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感受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音乐教育理念变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十分需要处于教学第一线广大教师去实践、去总结、去升华。同时也希望继续得到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上的引导与支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教育理念变革将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显现出勃勃的生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