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的方式教文学?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华贤
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老舍的《母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后,由德高望重的教研员点评。原以为能够得到充分肯定,不曾料到,厂在肯定了教师素质和一些具体环节后,教研员用委婉的语气在总体上给以否定。理由是:过于理性,没有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但让执教者感到纳闷,就连有些听课的教师也感到震惊。
《母鸡》是老舍的散文,写的是一只凶狠、自私、令人讨厌的母鸡后来因为有了雏鸡而变得负责、慈爱、勇敢,形象地告诉读者:爱不但能温暖别人,也能改变自己。执教者的教学是根据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的:这只母鸡原先是怎样的?后来变成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分析“原先怎样”时,着重引导学生从第一、二、三自然段,得出烦人、凶狠、好大喜功的结论;分析“后来变成怎样”时,教师先要学生读第九自然段,抓住“负责、慈爱、勇敢和艰辛”四个词语,再引导学生从第五――八自然段中去找出相应的事例。然后再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得出“因为有了雏鸡”的结论。
应该说,这节课线索清晰,思路流畅,问题集中,深入文本。教师说得顺,学生学得懂。但这节课确实不能算优秀的课,正如教研员所说的,过于理性,不是用文学的方式来教学。《母鸡》是一篇散文,理应“用文学的方式”来教学,可执教者用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来分析,显然是有所欠缺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用文学的方式呢?概括地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具体而言,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感受形象为主而不是理性概括
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是用形象说话。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方块文字中读出画面来,浮现出形象来,而不是把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用词语概括出来,贴上某些标签。比如对《母鸡》中原先的母鸡形象,作者就有生动的描写,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文字,让学生想象:A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B遇到另一只母鸡时,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对这些句子,可以先让学生读两遍,然后启发学生想:母鸡的动作是怎样的?声音是怎样的?神态又是怎样的?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母鸡,模仿其神态和动作等。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反过来,如果这样启发:读了A句,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烦人)读了B句,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概括?(凶狠)那就是只停留在概念层面上,过于理性。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先不要用笼统的概念来概括意思,不要从具体的描写中抽出几条干巴巴的理性的筋,而是努力把文字塑造的形象印在学生的头脑中。
感情体验为主而不是抽象说教
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情感性,它是用情感来影响人、感染人的,而不是用道理来说服人,开导人。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倾向,它的感情是渗透在文字中的。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感情,并产生共鸣。比如《母鸡》中对母鸡改变后的描写:A发现了一点儿可以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B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C因为它是母亲,一个母亲就是一位英雄。对这些文字,我们先是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这样启发:这些句子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语气如何?节奏如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后,自然会对母鸡产生敬佩之情。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引导:A句表明母鸡的什么?(关怀儿女)B句表明什么?(宽厚慈爱)这就是简单的说教了。说教,给的只是理念而不是感情,说教是不可能打动学生的。用文学的形式进行教学,实际上就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情景化和体验性。
品味语言为主而不是词句分析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通讯报道、议论文和科技说明文,其语言往往更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也更值得品味。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比如对《母鸡》中的下面两句:A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的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B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A句,作者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对母鸡的好大喜功给以讽刺。读到此处,读者不免会心一笑。这句要努力引导学生读出味儿来,特别是对“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几个词,要用强调的语气。对B句,要引导学生体会“圆圆地下垂、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自己却消瘦”等形象化语言所显示的意义,强调一个是圆圆下垂,一个是消瘦。如果这样:这句用了什么方法(对比),表明了什么?(母爱)那就是句式的定性分析。品味语言与句子分析的区别在于:品味语言是找到对语言的感觉,句子分析是对语言材料的理性认识。
当然,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不等于文学欣赏。也绝不是进行文学教育。只要抓住语文的文学因素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美好的启迪。小学语文姓“小”姓“语”的特点决定了它文学性必须建立在工具性之上,如果连书也读不通、字也认不出,就要学生想象、体验和品味,那是不现实的。
责任编辑 邓诗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