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相互促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耀辉
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取“营养”于课文――以读为根本
探索性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让学生三读课文的步骤:读第一遍时,主要是自学新词,把课文读通;读第二遍时,着重想想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可以分几段;读第三遍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找圆满的答案,这就是质疑问难。质疑问难,可以从全篇内容、课文结构、写作方法、段落层次提出问题,也可以针对课文的标题、句子、词语提出问题,甚至对一个标点符号提出问题。
深究性读。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认真研读,深刻体会这些关键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比如学习《科利亚的木匣》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变化及科利亚是怎样看问题、想问题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并画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这些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及作用。
欣赏性读。就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段。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句段好在哪里,反复揣摩语言的运用。
记忆性读。就是在学生理解内容、弄清顺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中的精彩章节,直至熟读成诵。记忆性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
以上“四读”课文,体现了“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过程,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规律,为小学生由读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取方法子范文――读中指导写
阅读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肩负着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读中指导写,实际上是架设一座从阅读教学到作文教学的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叙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文总结出5种写记叙文的方法:1、叙事。(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2)按时间顺序写。2、写入。(1)以一事写人;(2)以多事写人。3、绘景。(1)总一分一总结构;(2)按时间顺序写景色的变化。4、状物。(1)写植物,重点抓住植物的主要特征写,如《高粱情》、《爬山虎的脚》等;(2)写动物及动物模型,一般先写动物的外形特征(静态描写),再写动物的活动(动态描写),如《翠鸟》、《蟋蟀》等。5、写游览参观记。一般按照游览、参观的顺序写,重点写游览、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如《迷人的张家界》、《颐和园》等。以上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总结出在叙事写人及写景状物时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如,叙事写人,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等把内容写具体,写景状物要写清楚事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及其变化。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找出典型范例,通过认真研读,使学生逐步掌握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比如,学习《军神》时,我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刘伯承在手术中一声不吭忍受着巨大痛苦的句子,启发学生学习作者具体描绘这一场景的句子,使学生懂得句中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刘伯承那钢铁般的意志。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把内容写得生动形象。语文教材中不乏写得生动形象的内容,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把内容写得生动形象。比如:1、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2、运用一些描绘声音、颜色、形态等修饰性词语;3、在叙事、绘景的基础上写出感情;4、由所见、所闻引起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除了让学生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外,还要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一些小练笔,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取材料于原文――写中促进读
现在导致小学生作文能力不高有多种原因,其中缺乏选材,练笔不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除了靠平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练笔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一个细节。甚至是一句话,重新构思,进行扩写、续写、改写训练。这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练笔机会,解决了学生材料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去进一步弄清提供的材料在原文中的前因后果,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责任编辑 胡本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