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阅读是输入语言的主要途径,写作是输出语言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其需要以阅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写作技能等。基于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尝试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写作教学;教学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实现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而写作是学生实现语言运用的主要途径。要想实现语言的有效理解与运用,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写作技巧等,在写作中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所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1.立足文本情境,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情境,体会作者是用何种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如此才能使其在文本内涵理解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为写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会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境,抓住语言特色。
(1)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
教材是教师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载体,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收录着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且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富有韵味的、耐人寻味的语言。倘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将这些语言积累下来,其在应用过程中,自然会为其所书写的文章增添一抹亮色。以《花钟》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对每种花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借此总结出在描绘事物的时候要做到按顺序、按节奏。在课堂教学之后,我则鼓励学生回归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仿照文本语言,对自己所喜欢的花的特点及其开放时间进行描述。在这样的读写结合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文本语言特点的把握,理解文本内涵,还可以在运用中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
(2)寻找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中,不少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在较为简洁的地方为读者留足思考的空间,以此使读者在探究欲望的驱使下,自主地发挥想象力,联想后续发展。这一描述也是极具表现力的。对此,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会立足文本内容,积极探寻其中的空白点,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弥补空白,借此为其语言内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穷人》为例,在这篇文章的第七自然段描述了桑娜目睹了西蒙一家的遭遇之后所产生的想法。立足于此,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假设自己是桑娜,在目睹了西蒙一家的遭遇之后,有何感受。在这样的想象描写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描绘,还可以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到桑娜的善良。
2.借鉴文本语言,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且有着不同的体裁和题材。无论是哪一文章,其中都蕴含着极具特色的语言,这就为我们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其对文字语言进行分析之外,还要鼓励学生透过语言对作者所使用到的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等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表现手法使用的效果,以此在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过程中,对作者所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学习、模仿,为其写作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匆匆》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事物物向我们说明了时间的匆匆流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作者在文本的第一自然段,利用燕子、杨树、桃花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来展现时间的流逝,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呢?在分析该问题的过程中,原来作者是在利用自然现象展现时间的珍贵。基于此,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向學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几种自然现象呢?在学生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趁机对作者所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讲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还掌握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之后,我则以“当同学摔倒了以后……”该主题引导学生就不同同学的表现来进行说明,以其他同学的置之不理,衬托某一同学助人为乐的品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充分把握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写作手法等,并鼓励他们将所积累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写作之中,在学以致用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同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莉.取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小学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38-39.
[2] 曹绍敏.浅论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08):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