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式提问方式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春情

   新一轮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传统的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以问题作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提问教学”是以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提问”教学的实施:
  1、创设情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特定的历史情景往往会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和发现。历史教学要善于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彼时彼地的历史情景中去,引发历史性思考,去探究和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创设情景时注意留有余地给学生自己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常常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在讲《唐朝的衰亡》时,可这样问学生:“有人说‘唐玄宗如果不要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去思考,带着好奇心去看书,同时又给学生留有一个余地,自己去思考“唐朝为什么会衰落呢?”、“杨贵妃究竟有没有责任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可以用电视剧《大唐歌飞》等有关唐玄宗的素材和描写杨贵妃的诗歌,课堂上配放录音,用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仿佛回到当时的情景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以问题为主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求知欲,常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在现有认知水平与将要达到的认知水平的距离使他们产生疑问。这一教学策略的程序可为:提出问题自学教材讨论问题讲解问题归纳总结思维训练。现以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洋务运动一节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探究式提问在教学中上的运用。
   提出问题。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景,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洋务运动一节课的教学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1)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2)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3)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4)你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5)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6)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自学教材。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教师可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自学是学生增强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才能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讨论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才能有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学习得更深刻。这一节课的讨论题可以是:(1)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请按照你的理解,谈谈你同意哪种看法并说明理由。(2)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甲学生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思维活跃。此时,教师要注意引导,适当点拨,引发争论,使教学达到高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归纳总结。师生的共同探讨,促使学生自己对本节内容进行概括整理,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构成网络,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
   3、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置疑层层提问,引导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往往是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教师特别应该加以呵护,它会对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也是“问题探究”的契机。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教师可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第一,“剥削”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现在民营企业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它是不等同资本家的企业?第三,怎样判断民营企业里有无“剥削”,企业主自主决定给员工工资,有时很低,是不 就是剥削?
  同学们通过查资料,找相关信息,热烈讨论探究,他们认为“剥削”:“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它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由此明确了“剥削”是凭借“私有生产资料和资本”为前提。至于现在民营企业是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企业,大多数同学认为,它是“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经济能促成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等。对于民营企业有无剥削,同学们认为不应以工资多少判断,而要看企业经营管理是否合法,工资待遇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一切要以是否合法为依据。
   4、利用学生课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问探究
   当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他们对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主流观点提出异议也在情理之中。比如:讲“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岳飞)杀害”时,一位同学问,你怎么看《秦桧后人,你们怎不站出来》这篇文章?①其实当前也有人提出秦桧的奸臣帽子应该摘掉,认为宋朝和金朝都属今天的中国,宋金之战,秦桧主和,有利于民族融合、团结,因此他不是卖国贼。这涉及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涉及到历史上中国疆域与现在的中国,涉及历史上政权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说后来已成为一家,当时就可以不抵抗的话,那么将来世界总有一天要进入共产主义的,国家总是要消灭的,那么将来讲起历史来岂不就得认为历史时期被侵略者反抗侵略都是无聊的?要这样讲起来,那我们的抗日战争岂不也是多余的?”通过对这生动又具体的问题探究,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多民族共同缔造中国、历史上与当今中国关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探究式提问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大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知识更新的能力和指导学生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究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过程,使师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6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