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扬”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榆宇
摘要:在适合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对孩子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愉悦的成就感,从而让孩子在真诚的肯定中享受快乐,同时也获得足够的自信,让孩子在原有良好表现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关键词:场合 表扬 成就感 发展
一、教师需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随时随刻面带笑容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传染的。教师与孩子之间就存在着这种或那种的情感。
其实每一位孩子都希望老师所讲的内容,自己都能够理解,并且所有的操作活动能顺利完成,都希望自己每一次作业能够有所进步,真正不想学的孩子几乎没有。虽然他们中不是个个都能成为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但仍不缺乏他们自己的存在价值,将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成就一番事业。
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内心开始喜欢他们,用真诚的笑容去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在每次的接触过程中,能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你,能够信服你所说的话,通过你的关心和帮助,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
记得曾看过一本书,有个学生写给老师心灵对话是这样的,她说:“老师,只要您多一点笑容,您会更漂亮,您会更年轻,我们会更努力,我们会更聪明。”短短的话语,让我触动颇深,同时也进行了自我反思。从那以后,不管我心情多糟糕,身体多疲倦,我都能在孩子面前保持着一份良好的心态,用我的笑脸,传递我对他们无言的关爱之情。尤其当我每次在活动结束后,批评孩子的不足时,我总是谦逊地弯下身子,面带微笑与每个孩子进行交流。我惊喜地发现沉默寡言的洋洋小朋友也能渐渐的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因为我总是微笑着对他说:你如果能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小朋友面前表演节目,老师会更加喜欢你。就这样,我用微笑鼓励孩子们参与各种活动。从此,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大家在行为习惯方面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二、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孩子积极面对错误的能力
化解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鸿沟”,又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抓住孩子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
陶行知老先生在很早之前就使用了“赏识”教育,并且能把“赏识”教育的目的达到最好的效果,其中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当即喝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无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那么他是如何教育的呢?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良行为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陶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我们先看到了宽容。教师的胸怀应该比一般人的胸怀更宽广。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要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而孩子又是正在成长并发展着的。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而且要懂得包容孩子的错误,接纳孩子的错误,而教育有时候也是一种等待,有时孩子认识错误的时机还未成熟,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宽容和等待。教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宽容,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
第二是平等。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正在于他对学生真诚的平易亲切。平等是至关重要的,对待孩子不能用俯视的眼光,而是要用平视的目光去迎接他们,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真正赢得孩子发自内心的敬重你。
第三是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的露珠”一样。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较强,他们往往要求独立自主,而不喜欢别人过多的管教。所以教师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采取对话的方式,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只有你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你。
最后是一种责任。陶先生先生的一句名言折射出他的责任心:“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其实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现象。现实中,我们往往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犯了错误的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应当从实际出发,依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让孩子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孩子需要表扬,做了错事的孩子也不例外。正面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帮助孩子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促使孩子知错就改。要多些肯定少些批评,多些奖励少些惩罚;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犯错误的孩子,那样会在某种程度上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善于和孩子交朋友,在平等沟通与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功,也是最难做好的。
参考文献:
[1]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薛农基.教师博览―百期精华[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
[3]田华.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8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