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郜萌

  高中阶段的学习,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初中相比较而言,高中的学科知识难度将大大增加,尤其是数、理、化这些理科课程,学生日复一日的接受新知识,大量练习习题,难免会产生效率低下的情况,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在的、直接的动力。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就数学学科浅谈一下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把数学学好。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激起求知欲望,诱导学生学习兴趣
  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
  (一)精心设计导语。教师的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心设计好导语,可促进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角的概念的推广”时,可这样导入新课:“随着体育活动的普及,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收看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电视节目,比如奥运会,而在一些体育比赛中,常会听到转体720度,转体三周半等名词,这里提到的720度、三周半,其实都是角度的概念,今天我们学习过本节课之后,就知道它们的真正含义了。”这时学生就会激起一种求知的欲望,学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科学设计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式学习。在课堂提问中,问题既要围绕教学内容,又要难易适中,有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提问一般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有计划性。提出的问题紧扣教学内容,并能达到一定目的,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解有关概念,理情解题思路,掌握计算方法。第二,有层次性。教学是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我在课堂提问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层要求,分类提问。对数学天赋较高、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来的特长和能力,积极鼓励,使他们能在天赋和兴趣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同时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 增强自信心, 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以发挥和发展。第三,有普遍性。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问题难易适中,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接受并正确回答,养成勤动脑、善思考的习惯。
  二、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教材改革之后,新教材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内容,如在“数列求和”一节中增加了分期付款专题,这也反映了当代数学所发展的一个趋势,即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生产生活相联系,强调了它的应用作用。这就提示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意适当的增加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等比数列求和”一节中,除了书上提到的分期付款问题外,又介绍了银行储蓄的有关计算,并给出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既掌握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还增加了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合理地布置作业,科学地设置课堂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采摘到成功的果实,增强学习兴趣。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而且成功的次数越多兴趣越浓,动力也就越大,下次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会非常欣慰,哪怕是解决了并不是太难的问题,他们也会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我有时让学生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取得成功,有时根据学习能力较好、一般、较差的实际水平,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自觉地、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逐步走向更大的成功。如在布置“数列求和”练习题时,分层次分级设置,对于一般学生,只要求掌握几种常见的求和方法(如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式求和,裂项消项求和,由通项公式直接求和等),而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多掌握一些求和的方法,如拆项求和,累差、累商求和等,同时每过一段时间在课堂上留下一些思考题,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 加上自己动脑动手,最终加以解决。
  四、适当的补充数学趣味知识,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下,适时、适当的补充一些数学趣味知识,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对学生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给同学们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大定理”后,大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时适当的加以引导,告诫同学们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非常卓越的数学基础知识,才可能攀登到数学科学的高峰。又如讲过“一百只猴子如何分五千颗花生,兔子问题及希腊神庙玉盘移动问题”后,使大家更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也推动了大家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积极性。总之,适时、适当的补充一些数学趣味知识,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数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所以我们在课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使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思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