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学习”成为提升英语成绩的引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建玲
摘要: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动机教学评价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高中生教师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贴近生活,相比数理化等抽象学科应该更为有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高中生对英语兴趣并不大,有些甚至把英语当成最厌烦的学科,提起英语就头疼。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引起的。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学生缺乏主动性,盲目跟从老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并没有培养起兴趣,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两者的缺失正是导致英语成绩提不上去的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其中,教师起引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意识。长期的应式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他们的职责已不是传递知识,而是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外,他们将会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鼓励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要善于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而不要盲从教师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实施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充分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懒”,不要事事都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是什么”,“为什么”,培养他们自己动脑、自己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教师要培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高中生,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学习成绩就好;相反,如果讨厌哪个老师,也连带地讨厌这门学科,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第三、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他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英语学习评价方式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核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惟一依据,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评价体系侧重于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让学生放开对考试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问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不发难,避免学生恐惧、焦虑和紧张。在平时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尽量多使用像“Excellent!”、“Verygood!”?、“well-done”、“Takeiteasy.”等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激发学生的自信,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第四、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其良好的预习能力、学习能力、复习能力。有效的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在预习前,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的预习方向、内容,做好预习指导工作,这样目的性明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不是天生的,它不仅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更需要学生的持久坚持。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不能因为一时成绩的起伏而骄傲或是懈怠。在此漫长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大力表扬,让学生保持一股“劲”,使得自主学习得以持久下去。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和机械的传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成为学生转型的引擎。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新课程标准读你的感觉像春天[J].中国教育报,2001年.
[2]侯文杰.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M].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0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