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兴趣成为学生乐学的引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快乐的课堂是富有魅力的课堂,是学生开阔眼界获取知识的课堂。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教师就要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结合实践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乐学;兴趣;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93-01
  教育心理学理论揭示一个基本原理:学习需要动力,动力来自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对人生感悟肤浅,对学习的目的处在朦胧状态,有的甚至感受到是父母要求自己做的事,学习既没有目标,更没有动力。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往往是怕上学、怕老师、怕作业、爱逃学、爱做小动作、爱抄他人作业。因此,要想教育好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是当务之急。一旦这个引擎启动,学生们就会对学习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勇往直前。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呢?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曾国藩说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可见,有志 、有识、有恒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有目标地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作文课从学生的职业梦想谈起,如:想当作家、老师、医生等等。学生有了这些职业梦想,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谈谈这些梦想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让学生们明确学习是人生必须攀登的里程,从而建立学习是人生之必要的意识。
  二、设置最大极限,激发学生兴趣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深奥而又冗长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激发的频率越密集,效率越高。教学中,我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师要扩大自己的反射面,让自己在课堂上成为学生的目光和思维自动跟踪的目标。由于小学生年龄因素,课堂走神是他们共有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气呵成完成自己的教案,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思维链接自己。只有学生自动跟踪教师,教学的数据链才能有效传输。
  其次是让学生们感到学习的快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学得快,记得牢固,用得灵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笑话、小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再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能驱使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利用各种感官,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人。所以我们要一改课堂我讲你听的沉闷气氛,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地接受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主动、引导、展示”这几个字做文章。 “主动”;就是学生不能作为被动灌溉的桑田,而要作为能主动吸入的容器。课堂里教师要少一些口若悬河的讲,多给一些学生主动去理解、探索、记忆的时间。让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要“引导”,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不轻易否定,而是追根溯源,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悟。 “展示” 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成功愉悦中焕发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巧用激励方式,让学生有成就感
  好胜心、荣誉感、成就感是学生的天性。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在班级中开展“四比四看”活动,即,比课堂认真听讲,看谁走神少;比课堂发言积极,看谁发言次数多;比作业完成好,看谁差错率少;比谁在测试中成绩稳定,看谁分数提高快。通过“四比四看”,在竞赛中综合评比靠前的学生收获了成就感,平时感到学习没有问题的学生增强了进取心,有差距的学生感到了奋力追赶的迫切性。
  其次是把表扬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推手。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表扬和鼓励,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表扬要注意“三个用”,即,一用欣赏的心态看待学生,说到底就是要爱孩子。和学生交流时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板着面孔,不要大声训斥,不要揭短和挖苦,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你。二用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发光点,发现立即表扬,防止失去时效性。三用正确的方法表扬学生,就是说不要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是有意识地重点表扬学生勤奋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的韧性,勇于探究的精神。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寻求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们满怀求知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责编 韦淑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2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