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士娟
摘要: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借助学案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案 高中 政治
一、学案导学式复习法的提出与界定
所谓“学案导学”复习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复习任务的一种复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复习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1.学案内容习题化。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盲目跟风,只是每节发给学生自学学案,然后就无事可做了,使每节课变成了习题汇报课。这样反而会使学生浪费了时间,没有学到多少东西。
2.把“教学目标”当“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的,是给教师看的,是课程标准的体现。一般较为专业。学习目标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应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
3.“学案导学”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己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了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
三、突破重难点,分析点拨
在原有的复习模式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该模式同样强调教师的讲解,但在这过程中必须强调精讲。一讲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讲解帮学生建构起知识的框架,例如,在复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白书本的知识体系由为什么和怎么样组。二讲知识的应用,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分析某一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费的反作用,通过例题(07全国卷Ⅰ)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通过练习,学生对消费的反作用,特别是“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更深一层了。三讲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加强答题能力。在平时的考试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主观题答题中经常是答非所问,有离题现象,或者答案的逻辑性、条理性不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学案式复习中加强了解题技巧的训练和答案规范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将知识与试题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拿到一道题首先看什么,即审题,怎样去抓住题目的主干,再是怎样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三是在上两步基础上定位知识,最后是对答案的组织。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体会
1.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学能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切忌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
2.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情,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学法设计。启蒙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学习方法的启蒙指导,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常规方法的设计,如阅读、观察、练习、思维、记忆等方法。巩固阶段:主要是巩固、提高启蒙阶段的成果,初步掌握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侧重于学习中常用的对比、归纳、演绎、联想、记忆等方法的设计。发展阶段:通过学习,学生的意识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运用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法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优化。
3.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所谓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自由思考问题、发表看法、勇于猜想、大胆质疑、动手操作。例如,我在教学《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课,我和我的学生搜集了有关的房价上涨的事例和当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教学《我们的中华文化》,我和学生深入乡镇,寻找乡土文化的有关资料,这样可以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把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也有利于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增强政治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条件。
总之,通过政治教学中对“学案导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当然,任何一种好的经验都需要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要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在提炼中提升”,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以期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代教育趋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吴波.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8.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师之友,2004(1):49-53.
[3]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115.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5:98;4.
[5]王海峰.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7-
1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