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孟津县农村学校音乐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臧育辉

  新时期,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和硬件条件配备差距逐渐缩小。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启蒙教育的一种,她对受教育的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全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作为我们这些在农村从事音乐教育的基层教师来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一、孟津县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
  1.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的喜人形势
  近年来,我们孟津县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基本达到了100%,改变了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一定空白的状况。在教育教学方面,很多专业教师也学习吸收了多种著名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洛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农村音乐教育总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部分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在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我们县的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2.总体落后的客观事实
  由于本人在一线教学岗位工作多年,因此,对孟津县农村地区音乐教育多年来秉承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在对一些学校和班级的实地听课、看课及与各乡镇中小学教师沟通了解后,笔者也在很多地方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体来讲,孟津县基础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仍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个别经济落后或者交通不便乡镇的农村音乐教育还是比较滞后。
  3.师资力量的现状
  在我们孟津县大部分农村,基础教育仍相当薄弱。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县农村的音乐教育影响不大。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年富力强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不断加入到我们县的青年音乐教师队伍中来,但个别规模比较小的小学因缺少专职音乐教师而无法确保正常上课,教育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颇为常见。农村音乐教育对我县乃至我国来讲是国民音乐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新课程在我们县农村学校的推广和实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4.使用教材的现状
  现在我们县中小学使用的音乐教材都是新课改标准指定的教材。新教材所选曲目加入了部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专业创作的经典作品、优秀新作品。中外作品比例适当,有利于欣赏、歌唱、演奏、创造性等内容的综合运用。教师参考用书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有关参考书目等。编写内容既利于发挥教学的规范性,又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学生教科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简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参考资料除了用文字表达的教师用书外,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开发制作音乐课件。新教材的编写,使音乐教学更具直观性、参与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二、针对孟津县农村学校现状开展教学活动
  音乐新课改要求教师们认真解读《音乐课程标准》。参照标准,我们县的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认真研读新教材,并及时在课堂上调整教师角色的转换,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还有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了理念和知识的更新。
  1.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音乐教育观念和内容
  在我们孟津县,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一直沿用多年。但是在21世纪信息时代大潮的冲击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我发挥。我们提出新的教育观念,强调“素质重于知识”,就是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奠定学生人生道路的素质基础。当前流行的音乐教育思想正是从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出发,强调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音乐教育应当针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发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音乐教育中要提倡感性教育、整体教育、结构教育。其实说穿了,音乐很简单,即为把丰富的音乐内容融合在简单的节奏、和声、和弦等音乐要素中,让学生在音乐的整体结构中感受音乐,宛如徜徉在宏伟的音乐大厦里。我们县教研组也反复强调,要注重音乐教育的原本性、即兴性、实践性、民族性、综合性,改变传统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过于理论化、呆板枯燥的教育方法。
  新的《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以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在多科互融的艺术教学活动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即兴表演和创作,通过模仿、探索、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
  2.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
  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无论是普及的国民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大多是把组成音乐的诸要素或与之相联系的相关学科分开来教,如歌词、舞蹈、乐器等;还如在专业音乐教学中通常是先学和声,再学复调等。这种教条的、机械的教学方法实际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新课程教学体系中,我们总结出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教学。对于各学科之间,教师要发挥思维和想象,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讲到《黄河大合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送别》等极具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课程时,音乐课程本身与历史、文学的关联就显露无疑。不仅能让学生品味当时作者的创作情境,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更能让学生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可谓是素质教育课堂的绝佳平台。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因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是音乐、动作、舞蹈、语言等的基础,所以节奏训练是从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声势”及基本形体动作来训练节奏,这些节奏训练通过即兴的表演和创作,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其次,还可以采用多声结构的音乐教学法。新的音乐课堂教学体系无论是节奏,还是旋律往往采用多声结构,学生采用固定低音或不断反复同一音型的手法,为旋律伴奏,或为声势、朗诵伴奏,或进行合奏、重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