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家教育部规定高职教育的指导方针要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之一,但目前高职语文教学却存在着问题。本文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一些启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127-01
为了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的需要,为了满足广大群众获得多层次教育的需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之一,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的、传统的教材、教法及教学手段。高职语文既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更不能把普通高校教材当“压缩饼干”。高职语文急需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高职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想就这个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高职语文急需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沿用或压缩普通高校本专科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及时有效地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某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开设的所有课程间的协调和补充。就高职语文课程而言,要想使所培养的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够用、实用,也绝非开设一门“大学语文”或“应用文写作”所能奏效。笔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应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1.学科类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与之学历层次相适应的、有效实用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张扬个性和特长。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课(讲座课、欣赏课)和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必修课是指各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宜在高职一年级开设。选修课本身又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也就是必选课,是对必修课的拓宽和应用。是预备就业,还是预备升学,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选各的选修课,此课宜在高职二年级开设。任意选修课,也就是任选课,是为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而开设的,要求学校提供教材和学习场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集中指导,高职一、二年级均宜开设。
2.校内活动类课程:高职语文活动课和语文课外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课外活动不进入课程表,弹性、伸缩性较大,而活动课程应按学校制订的课程表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值得指出的是,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活动课不编写统一教材,各高职院校应视不同情况自编活动教材。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结构为:口语训练课程、音像增智课程、新闻采编课程、广告文撰写与制作课程、论文撰写与制作课程、综合实用文撰写与制作课程、文学欣赏课程、礼仪演讲课程。活动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必设课程。检验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如何,主要是看各专业活动类课程开设的质和量的要求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就在于此。为贯彻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各高职院校必须严格规范各专业活动类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教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时间、教学场地的安排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管理。
3.社会实践类课程: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社会实践类课程也不编写统一教材。为突出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各高职院校可自编教材。此类课程设置要求与前两类课程相匹配。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高职学生对于书本知识和各专业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学生身份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零距离要求。
二、高职语文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人才模式的定位,决定了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突出特色。从这一模式去谋高职教育发展大计,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近年来,由于高职教学方法的改革滞后于教学内容的改革,虽然出了几届“大学生”,但高分低能者居多,社会实践欠缺,社会急需的高技能熟练技工尤其紧缺,绝大多数学生进入用人单位3―5年后,方能达到“成手”要求。这也难怪部分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提出尖锐批评。因此,对高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对高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同步进行。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方法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各种优化教学法。如:1.模块教学法;2.发现教学法;3.程序教学法;4.综合教学法。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其中前三种教学方法我已经在教学当中实践过,学生赞同率在98%以上。至于第四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补充,事实上是在探讨教学方法的最优化问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还需努力探讨。
三、高职语文要积极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练习,偏重于理论型逻辑思维训练,因而学生难以获得事物具体表象的支撑。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也是如此,部分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只是在教师观摩教学和示范教学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教辅助教学,平时很少用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又称“电化”教学,教师平时不“触电”,学生“电感”从何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可是由于高职教育教学手段的滞后,它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必须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放,已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要加强管理,全天候向教师和学生开放。而教师应尽量运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发展过程,展示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语文素质是个人素质的基础,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素质的基础。国家要强盛,民族要振兴,语文学科担当培养和发展公民创新精神、实践、探索等能力的重任。高职语文教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教学、文学欣赏教学、电教辅助教学等等,都需要用“市场”的标准,时代的需求加以改革。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积极参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相信高职语文的新局面一定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5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