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内涵创新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伟东

  摘要:学生工作长期以来相应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化比较滞后,笔者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笔者的认识和看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内涵创新的建议。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在理论探讨上有所裨益。
  Abstract:The student works since long the corresponding occupation approval and the specialization quite lags, the author unifies the actual situation which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works, worked the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existence question to the current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simultaneously unified author's understanding and the view propose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the connotation innovation suggestion. The hope can work to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in the theory discussion has a benefit.
  关键词:学生工作 专业化 思考
  key word: Student work Specialization Ponders
  
  最近几年,特别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陆续颁布与实施以来,高校学生工作形式、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从整体情况看,高校学生工作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主动适应这些变化,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与实俱进、与事俱进,不断总结、研究高校学生工作的规律和工作实践,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模式和发展方向。
  作为在高校学生工作一线工作了十几年的专职人员,笔者见证了近些年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能切身体会到高校学生工作遇到的难点和困惑。面对新情况,有的高校提出了学生工作走“职业化、专业化培养”的新思路。笔者所在的属于高职院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学生工作的研究,寻找一条真正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特点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是学生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进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第一是观念误区。学生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工作程序和方法,还有着相应的理论体系。而在高职院校,有的人认为,学生工作不是一门科学,学生工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琐碎职业,是小儿科,“一看就知,一学就懂,一做就会”,是一种临时性、服务性工作,根本不存在也不需要行业的科学性,直接或间接地被贴上“应急型”、“经验型”或“操作型”的角色标签。致使学生工作遭受不应有的冷落。从主观上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与人们对学生工作内涵了解不多有关系,也与我们的工作内涵的创新不足有关系。
  第二,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自身而言,新世纪初高等学校的规模发展使得不少高校由于师资短缺,加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不少应届的优秀毕业生直接进入高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并且所学专业各异。从现代教育的要求看,辅导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对绝大多数非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相近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来说,由于自身理论学习不够,对政策的把握性不强,导致辅导员在面对学生质疑的时候,不能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影响了工作主导性,也直接导致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受到削弱。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具有硕士学位,但从事学生工作显得知识面狭窄,大多凭经验工作,在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力不从心。例如,在心理咨询方面,有的学生工作者缺少有效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化技能;在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方面,有的学生工作者也缺乏洞悉职场发展趋势、掌握就业指导的本领。
  第三,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认同不明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职业是个体在社会中用以谋生的工作。职业具有以下特征:(1)目的性,(2)社会性,(3)群体性。(4)稳定性,(5)规范性。[1]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包括中国的大陆和香港也都早己明确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独立界定的职业类别。 [2]但就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工作职业化程度来讲,显得不是很明显,主要体现在学生工作者职业归属感不强。由于学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导致学生工作者实际工作多,理论研究少,学术成果更少。因此,在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同样一起毕业,同样是一起走入工作岗位,但若干年以后,从事教学、科研的同学学术成果累累,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而自己在学术研究、专业化发展上却落个两手空空,如此反差让许多学生工作队伍的同志心理很不平衡,觉得比较吃亏。再者,由于高校尤其是新办的院校,对执行中央的政策上理解、执行的程度存在差别,有的同志在感情上献身于学生工作事业中,但在职务、职称方面总是上不去,年轻的同志看到这一现状后,也感到心灰意冷,转而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从而职业归属感缺失。虽然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配备上逐渐跟上了形势,学生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待遇、出路也逐渐清晰化,但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创新必须坚持走专业化道路。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内涵是指摒弃经验式的工作模式,代之以学科化、研究型的工作理念,其行为方式基于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其工作队伍是职业化、专家化。
  (一)改变机制,创新学生工作的模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成立了由校党委和校行政领导下的学生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处 (部)为其的办事机构,承担着学生工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工作的最为主要和重要的管理部门。团委作为另一个相对重要部门主要承担学生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学生科研活动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学生工作的其他职能由相应部门分别实施,如学生的生活住宿管理由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负责。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学生工作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会大大推动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针对学生工作的领导体制而言的,从现实的情况看,笔者认为,要将当前职能部门分管的所有学生事务都划归学生工作的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宿舍后勤管理、招生、就业等。与学生工作有关的管理职能要有所分化和整合,实现学生工作处 (部)和相关部门的有机重组。根据工作需要重新组合,形成功能专一的新机构,建立直属学生工作处(部)的多个中心和办公室,如住宿生活指导中心(宿舍管理和宿舍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等,改进“大而全”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进行学生工作内容的专项化管理,使学生工作管理专业化。如果考虑管理幅度的限制,可将上述各中心依工作性质分成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活动三类(基本对应我国当前高校学生工的职责范围)分别设立,这样将大大推动我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二)对学生工作者进行专业的培养
  一是坚持专业化培养,确立专业化发展方向。对于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要逐步确立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专职的学生工作队伍中,有人专门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有人专门负责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人专门负责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并根据个人意愿明确了各自的发展方向,为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奠定了扎实地基础。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培养,更加旗帜鲜明地确立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方向,对专职学生工作者进行分类指导,专项培训,统一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工作者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行手,从而切切实实提高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水平。
  二是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创建各类培训基地,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生活园区管理等方向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还要开展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培训,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外出考察、岗位轮转、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三)完善学生工作激励机制
  提高从业者职业认同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激励机制,做到事业留人、待遇吸引人。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工作奖励、办公条件、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敢于为他们排忧解难,在职称、评优、出国进修、考察等方面为学生工作者单列指标,从制度上给予保障。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薪酬分配具有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和效益职能。基于薪酬的上述基本职能,我们可以设计下面的薪酬分配方案,在部分高校试行。基础性薪酬。这部分相当于学生工作者的岗位津贴,由于学生工作岗位性质比较重要,任务比较繁重,需要较强的奉献精神,所以需要用特殊的岗位津贴来发挥调节职能,使优秀的员工乐于从事该职业。作为基础性薪酬,其分配要素为员工的职称、职级、学历、工龄、岗龄等。员工只要阶段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得。平衡性薪酬。学生工作岗位本质上是一个“一员多岗”,在具体安排中工作量大小是不等的,有时偏差还较大。平衡性薪酬正是发挥了补偿职能和激励职能,鼓励从业者多劳多得。[3]所以平衡性薪酬的分配方法是把学生工作岗位分解为主岗和副岗,每多兼一个副岗,就多获得一笔平衡性薪酬,前提仍旧是考核合格。发展性薪酬,就是事先将薪酬作为工作待遇进行分配,主要指向进修、科研,如果一名学生工作者岗龄和工作业绩达到一定的指标,他就拥有某种进修的机会――如学历深造等,费用按一定比例从发展性薪酬中支付。[4]同样在科研中如果一名学生工作者成功地完成了前一次科研任务,就可以申报下一项课题。这种分配方案对年青学生工作者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大,因为在常规薪酬分配中,年青学生工作者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而发展性薪酬一方面专款专用,另一方面额度远大于普通的薪酬额度,对年青学生工作者来说可以通过超常规的资源来取得超常规的发展。三部分薪酬的分配没有固定的比例,对一名学生工作者来说,由于年龄、学历、能力结构的不同,甚至发展需求的不同,可以自己选择和调整获取的比例。例如,老学生工作者由于在职称、工龄等方面优势,可以从基础性薪酬方面得到实惠;中青年学生工作者年富力强,可以从平衡性薪酬中获得回报;年青学生工作者发展是第一位的,可以通过牺牲消费性薪酬获得资源性薪酬,从发展性薪酬中获得利益。通过这套薪酬分配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工作者的专职思想,使广大学生工作者看到光明的前途,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从而促进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工作是一项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去重视和关注,更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思考与实践。我们要以专业化的要求努力实现学生工作内涵的创新,这是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新时期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广大学生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工作的需要,在教育、管理、服务内涵创新上下功夫,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论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焦文铭,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8-30
  [2]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探析,夏加力,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30
  [3]论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付继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5-15
  [4]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谢琨,学理论,2009-09-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9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