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性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晓云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以问题导向为中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这一培养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本文通过论证研究性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积极倡导大力拓展研究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Abstract: teaching is problem-based research center focused on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reate and apply practical ability, the training concep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coincid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alent, and actively promote research and vigorously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eaching, the school applied to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capacity.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应用型人才 互动 机制
  Key words:of teaching; applied talents; interaction; mechanism
  作者简介:郭晓云(1976-),女,山西临汾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公共管理、营销管理。
  
  一、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造性
  研究性教学往往以问题启发式为先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学生结合特定的情境透过事物的表象探究问题的实质,准确地界定问题对于正确地解决问题是最关键的起始步,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成效。而在分析问题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多方论证,严密推理,反复实验,学生必须正确面对失败,在无数次失败中探究可行的解决之道。因此,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须以执着的精神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将各种知识整合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系来全面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
  具备知识整合能力只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要解决问题还必须具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该过程又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脱钩的现象,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往往是专业型研究人才,发明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却束之高搁,而社会实践领域的从业人员往往低水平简单劳动,无法结合自身实际应用科技转化成果,因此我国急需应用型的技术扩散人才。研究性教学培养的正是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尝试,将理论知识不断地转化到实践操作环节,并能随着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创新发展。
  三、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复合性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协作完成研究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的决策判断能力。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合作的社会,孤胆英雄的时代已过,善于合作和积极合作的人才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要合作成功必须学会融洽的人际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国际交往礼仪,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在团队合作中,无论是拟订方案、论证实验还是人际交往、信息沟通,自始至终都需要学生独立自主的决策判断能力,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有思想、有主见、上手快、后劲足,才是我们研究性教学的培养目标。
  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研究性教学模式更贴近实践
  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研究性教学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更贴近实践。例如,在我国吉利的办学实践中,吉利明确自己的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智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吉利办职业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办学之初,李书福对负责学校筹建工作的同志说:“吉利学院不是培养造原子弹的人才,而是要造就造汽车的应用性人才。这个定位你们必须坚持。” 为此,李书福为吉利教育确定了一个与众截然不同的办学理念:“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之后,吉利教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师资的聘用、学生的招收、就业的安排等,无不根据吉利集团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来设定,并从办学开始就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纳入学校的工作范围,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学生就业开拓出了一条绿色通道。吉利多所学校的创办,解除了吉利汽车产业人才匮乏的后顾之忧。截至2009年底,吉利集团在职员工已达13000余名,其中在汽车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业务骨干,70%是由吉利自己创办的学校培养的;在吉利汽车研究院的近两千名科研人员中,从吉利院校走出来的就占了40%以上。不仅如此,吉利的教育产业,除了满足自身需要,还为社会培养了成千上万深受欢迎的优秀专业人才。吉利各院校的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比全国高校就业率要高出21%。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吉利大学2008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99.91%,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9年,就业率仍然高达98.28%。可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结合专业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而教学与实践越贴近,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越有适用性。
  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助于学校转变办学模式提高培养能力
  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就不能拘泥于课内教学,必须走出去在一线领域从事具体实践,才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积极转化,这也正是研究性教学的培养理念。而大力发展产学互动合作是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定模式,全世界都是产学互动,在产学互动方面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模式,比如说英国的工作交替型,美国的渗透型,德国的双年型,都是产学互动,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吉利教育中心与集团各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和零部件厂签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把课堂设在生产现场等模式,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提高学生的技能,并实现学生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接轨。而吉利创办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则通过开办在职研究生班,为吉利集团绝大部分高中层干部传输最新的汽车知识和前沿信息,不断改造着这些人员的经营理念和思想,并以这些人为“渠道”,不断改变着吉利的面貌。当学校根据自己具体情况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时,积极转变办学模式,拓展研究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