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目前长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小锋

  摘要:社区建设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全国推动城市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管理方式的重大进步,随着社区建设在全省的全面展开,本文通过对长春市G社区的实态调查来分析目前长春社区发展状况,探讨现实社区与理想社区的差距,寻找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社区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32-01
  
  社区作为城市化的产物,其功能日益显现,城市居民由过去依赖于工作单位变为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社区服务的对象也由单纯的民政优抚对象向全体居民扩展。长春市在如此趋势之下,也加快了社区建设步伐。2002年贵阳街社区在大势之下诞生,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长春社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巨大的成绩,但社区在全国来说毕竟是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道路,理论建设也不完善。本文通过对G社区的实态调查来分析目前长春社区发展状况,探讨现实社区与理想社区的差距,寻找问题与对策。
  
  一 、 基本形式分析
  
  G社区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南部,是该区14个街道之一新发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一个社区。东起东二条街以西,南起上海路至新发路以北,西起人民以东北起吴淞路以南。占地面积0.17平方公里,总户数系4657户,总人口数19832,辖区内现有工商企业家235户,吉林省政府座落在G社区。“实态分析报告是对社区主体调查.社区事物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对社区发展的机遇与风险.有优势与劣势作出客观评价,确定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找出问题及改善措施。”本文对贵阳社区的实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文化与教育、社区卫生与环境、社区治安和司法。以下的分析建立在《宽城区社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贵阳街社区活动记录和统计资料基础之上。
  
  二、 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社区来源和本质的模糊认识,社区在政府主导和大力推广之下,其框架基本形成,但人民的观念还是没有跟上,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人以行政人员自居,而社区居民仍把社区当作政府机构。在这样情况下,权利下放只是表面的,实质上还得接受上面的指示和领导,一切活动被限定在行政框架指引之内,用社区工作人员的话来说“权利是下放了,但都是干活的权利”,工作只能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自治无法体现。
  其次是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在社区居民自治团体、社区活动参与方面,该社区“社区人”意识薄弱,缺乏对社区的了解,谈不上认同,而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社区发展的内在生命力量。该社区服务项目比较齐全,基本制度完善,但服务活动开展困难,该社区位于长春老城区政府开发比较晚,居民文化水平不高,还不太了解社区。
  再次是社区工作力量和动力不足,经调查发现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多为下岗者,文凭不高,社区工作培训不足,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不足。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低,没有社会福利保障,月工资维持在500元左右,在长春属于低收入水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使社区虽有明确的制度和方向,但没有实施起来的动力。
  最后是社区物业名不符其实,目前的物业公司管理极为落后,一般都是一些私人承办,缺乏信誉,管理混乱,收费过高,仅以盈利为目的,服务项目华而不实,对业主没有责任心,也不服从社区管理,而社区在这方面又无丝毫执法、强制的权利,社区似乎“全能”,但又“无能”。致使社区环境卫生比较差,公共设施不齐全,受苦的是居民,居民因而也对物业和社区产生抵触情绪,使社区工作难以落实,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
  
  三 、一些建议和对策
  
  从调查分析中,贵阳街社区取得了成绩,也存在大量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着一个社区,它只是目前长春社区建设现状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就是长春社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硬件设施基本齐全,现在到了软件建设、各方力量协调的阶段。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和强化社区意识
  在现有的相对比较完善的服务和活动基础上,一方面要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和宣传现代社区观念,使社区进一步成为居民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点,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及追求社区民主自治的热情;另一方面应对政府传统的办事制度、办事方式进行改革,另外,通过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改变固有的错误意识,真正营造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进行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的创新
  首先是管理体制的创新形成以党和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支点,以居民参与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社区资源难以共享。
  其次是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高效的民办公助机制,引入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培养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城市社区建设是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过程。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双向启动,整合各种社区力量及社区资源,逐步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真正下放权利和职能,形成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解决资金来源
  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补贴待遇,尽快达到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要研究解决社区干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及相关知识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保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取得合法收益;吸收市场资本投资经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提倡和鼓励社会捐赠。
  (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创建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内核。培育社区文化意识,提高居民的现代化素质。居民是社区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创造者和体现者。这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一个具有个性特征的社区文化形象。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强化社区特色文化意识;发展服务功能较完备的特色文化产业,在社区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永祥. 论现代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J] 学海, 2005(1)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2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