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以人为本与改革创新中实现科学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依托,在医疗、科研与教学等领域中锐意进取,取得了不少成果,为医学院的长远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更新发展观念,改革体制机制,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学校要发展,事业要进步,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医学院不断明确、巩固了“人才强校”的办学思路,逐步树立起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出有利于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以人才队伍的建设来推动学科发展,以学科建设来推动医学院发展。医学院从1989年起实施了“破格晋升制度”,对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起到非常积极的鼓励作用,加快了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现任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就是在1990年从讲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的。目前,医学院一些重点学科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大多数都是由破格得到职称晋升的专家。1991年起推行了以选拔和重点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跨世纪人才工程”计划,为医学院培养出一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以及荣获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称号的青年学者,为医学院的学科梯队建设奠定基础。
  进入21世纪,医学院为了加快学科梯队的国际化建设,提出了出国进修的“百人计划”,即医学院每年从“211工程”建设的专项经费中资助100名中青年教师和专业人员到发达国家进行专业进修和训练。所有符合条件的中青年教师都有机会参与竞争,但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和答辩。这种培训方法保证了医学院的发展潜力,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满足感和积极性。这项计划启动以来,已经有500多人出国,并有300多人学成归来。这项计划的完成,将为医学院增添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增强学科发展的潜力。
  研究生是人才后备梯队建设的主力军,代表着医学院的未来,为鼓励研究生打破常规,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医学院近年来专门设立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1999年以来,在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医学院先后有多位博士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其中房静远博士还在今年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医学院的国际交流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医学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传统创造了重新诠释的机遇。一方面,医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采取“配套成组”的方法组织优秀学科人才走出国门,学习先进技术、掌握学科前沿;同时,积极推进与国外医科大学合作办学,目前中法医学部的八年制法语班已成为医学院办学的最大特色之一。另一方面,医学院十分重视引进国外一流人才,尤其是优秀的海外留学人才,采取“哑铃型”引进方式,同意他们保留国外的实验室,便于其随时将国外的最新研究带回国内。在这一机制的引导下,不仅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思路,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及相关课程的改革,也加快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程。
  
  二、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30年来,医学院始终坚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坚持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协调发展,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将各附属医院相关教研室的力量组织起来,提升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的综合实力。例如,妇产科学系中包括了附属仁济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市九医院、市一医院、市六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学教研室的力量,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共同组织考查和考试,保证医学院妇产科学具有统一的教学质量。这种学科整合及交叉不仅有利于促进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而且还有利于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更有利于解决临床工作的实际问题。
  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与管理中,医学院着重建立四级重点学科建设网,加强学科建设的三级管理,重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明确落实责任并制定考核机制,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鼓励与鞭策的作用。在一些杰出的学科带头人的科学指导与管理下,一批优秀的青年学科骨干逐渐成长为新的学科带头人,并不断培养出新的接班人。在王振义院士的指导下,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培养出了第二代学科带头人陈竺、陈赛娟院士;而在陈竺、陈赛娟院士的指导下,又培养出了第三代学科带头人、国家“973”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国强教授。在中国整复外科奠基人张涤生院士的指导下,培养出了组织工程学的学科带头人曹谊林教授。这样的良性循环推动着医学院学科建设不断攀向科学的新高峰。
  医学院始终坚持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从2005年起,引入发展性督导评价理念;同时,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率先在国内实行“医院――临床医学院结合”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序贯式临床教学模式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OSCE),首创“4+4”教育模式,并在八年一贯制学生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或“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实践表明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培养“素质高、能力强、行为正”的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基础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
  
  经过30年的建设,医学院在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获得了一批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附属医院建设方面,1989年5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签署建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合作协议,并于1998年6月正式落成开诊。经过十年建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儿科医院。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医学院以国家发展所需为出发点,先后建立起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个,上海市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1个;市级研究所21个,WHO合作中心3个,还参与组建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办的健康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附属医院及研究所的发展,为医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与科研的平台,为青年学科骨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教育资源开发方面,医学院于1996年7月顺利通过“211工程”立项预审,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并于次年11月通过“211工程”正式立项论证,为医学院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教育部和上海市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两校合并后,充分发挥了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医学领域的雄厚实力,医学院也纳入到“985工程”体系中,为把医学院建设成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奠定了基础。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拥有7所综合性附属医院,5所专科性附属医院,分布在上海9个区,共有核定床位约11782张,各医院2006年门急诊总量为1341.74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0.54万人次,年手术病人13.77万人次。
  在创新实践的带动下,医学院在3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医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5个;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3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临床中心15个;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5人(7人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15人,国家“973”项目6项,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部分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学院的教学、科研装备和数字化校园环境等得到显著改善,办学层次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建设学院建立了完整的仪器购置、管理和使用的体系、规章制度,并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不断革新,学院在科研及高端医学人才的孵化中取得重大突破,2008年度一举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位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同时,在30年的发展实践中,医学院不仅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医学人才,还为党和国家输送了多位优秀管理干部。我校派往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的胡庆澧,还担任了该组织的副总干事,是迄今为止我国在国际组织中大陆籍官员担任的最高职务。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医学院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思想观念的更新与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科学定位、科学发展与科学建设,这样才能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
  
  ■ 责任编辑:白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0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