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十八年的孝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红宇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普通的就像一片胡杨树叶。如果你不仔细阅读,绝对发现不了它与其他千千万万片树叶有什么区别。但是,当你走进这个家庭。就会在一瞬间被弥漫在其中的浓浓亲情所笼罩,被这个家庭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
  走进奎屯市龙溪里居民小区23号楼522室孙正国、解秀珍老人的屋门,立刻有一股淡淡的艾香味扑面而来,整洁的客厅,透出普通人家特有的温馨。
  “多亏我四个孝顺的儿女啊,要不,我们哪能活到今天啊!”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解秀珍老人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这句话时,抑制不住的幸福在老人的脸上荡漾开来。
  “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我的老伴瘫痪在床18年,我也是重病缠身多年,我的守凤儿却在病床前伺候了六千五百多个日夜,不易啊!”说这话时,老人一只手抚摩着闺女的手,一只手擦拭着不断涌出的泪水。而被叫做守凤的中年女子,灿烂的笑容也像窗外的冬日艳阳一样明媚:“妈,这不是我们当儿女的应该做的嘛。”
  
  得知父母生病,她立刻踏上了千里回疆探亲的路
  
  孙正国、解秀珍老两口是农七师水利二处的退休职工,膝下有两儿两女,孙守凤是孙家二闺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孙守凤随丈夫赵玉军调往河南工作,在一家商场当会计,丈夫在单位开车,两个人每月有300多元的收入,在当时,这份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正当他们准备好好经营自己的安乐窝时,1991年的一天,孙守凤接到了远在新疆的姐姐发来的电报,说是父亲得了脑血栓,瘫在了床上,母亲也因劳累和受到刺激,突发心脏病,卧床不起。接到电报,孙守凤立刻请假,与丈夫一起,踏上了回疆探亲的路。
  一脚踏进家门,看见卧病在床的二老,守凤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长流不止。当时,大姐孙美芳远在百公里外的学校工作,而且她自己的公婆也百病缠身,需人照料。两个弟弟,一个刚参加工作,远在克拉玛依市,一个还在内地上大学。
  怎么办?父母眼下确实需要有人照顾,可留下来照顾老人,那就意味着好不容易办回内地还算不错的工作和就会失去。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权衡再三,她和丈夫毅然辞掉工作,回到新疆
  
  就在孙守凤因为去留问题犹豫不决时,旁人的议论传人了她的耳朵:孙家这次可真要完了!听到这话,她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10多年前,他也曾昕到过同样的话。
  那是1973年的冬天,那年守凤只有7岁。因为工作劳累,加上生活条件差,父亲患严重的腰椎滑脱住进了80多公里外的奎屯医院做手术,比她大10岁的姐姐在医院照顾父亲。
  正值春节,按照以往的习惯,连队要在大年三十会餐。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月,那可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刻。那天下午,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跟着父母往食堂走,7岁的守凤带着5岁的弟弟宝宗匆匆赶回家,想跟着妈妈也去会餐,食堂飘出的肉香味太诱人了。
  当两个孩子推开家门时,却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邻居告诉他们,妈妈要给他们生小弟弟了,已经被拖拉机送到10公里外的125团卫生队去了。那一刻,她领着弟弟孤零零地站在冰冷的屋里,姐弟二人第一次感到从未有过的凄凉。
  后来,她从母亲的嘴里得知,母亲的这次生产险象环生,先是出现产前大出血,连队卫生员根本无法处理,才将母亲送往125团卫生队。可到了卫生队时,天已经黑透了。值班医生见送进来一个昏迷不醒、血人样的产妇,也慌了手脚。好在这位医生的丈夫是外地一所大医院的妇产科专家,正好回家休假。值班医生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家,拉上丈夫就往卫生队跑。可等到了手术室,正在准备手术时,却停电了。
  那时的团场,都是自备柴油机发电,一过晚上12点,就停电了。值班医生急忙找到领导说明情况,团里便专门为这台不寻常的手术启动了备用发电机。就在那个最寒冷的冬夜,在那个冰冷的产房里,在一盏昏黄的散发着些许温热的灯光下,孙守凤的母亲剖腹产生下了孙家的老四。
  就在母亲经历人生的大悲大喜的时刻,孙守凤姐弟俩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一个除夕。就在下午,姐姐挽着弟弟的手来到食堂。在惟成分论盛行的年代,因为他们家的出身不好,没有人敢亲近、怜惜他们。还是食堂的大师傅动了恻隐之心,给两个孩子盛了些饭,领他们在墙角的一条长凳上吃了一顿年夜饭。
  也就在那天下午,年幼的守凤听到了人们的议论:孙家这下完了!当时,幼小的她还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只感到没有爸爸妈妈的家好凄凉。所以,几天后,当得知因惦记两个年幼的孩子,拖着虚弱的身体提前出院的母亲要回来的消息时,守凤拉着弟弟向着母亲回来的路上跑去。帽子跑掉了,鞋子跑丢了,他们全然不知。当扑进母亲怀抱的那一刻,他们知道,妈妈回来了!温暖的家回来了……
  想到这一切,守凤下定了决心。她与丈夫商量再三后,决定辞去内地的工作,毅然留在了新疆。担起了照顾双亲的重担,这副重担,她一挑就是18年。
  
  兄弟姊妹之间的亲情支撑着她帮助父母与病魔抗争
  
  18年来,孙守风默默地承担着照顾重病父母的责任,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对事业的追求。韶华易逝,在帮助父母一次次与死神抗争的岁月中和6500多个看似平凡的日子里,守凤已悄然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
  在护理父母的过程中,孙守凤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怕父亲常年卧床得褥疮,就每天把八、九十公斤重的父亲抱起来洗澡、按摩,两天换一次被褥,坚持给老人勤理发、刮胡须。父亲得了严重的前列腺炎,排不出尿来,她就向医生请教,自己学着给父亲插导尿管。老人便秘解不下大便,她就用手抠。父亲间歇性的癫痫随时可能发作,为了抢救及时,很长一段时间,她白天晚上衣不解带。最困难的是,由于多次中风,父亲失语说不出话来,很多事情要靠她勤跑、勤问、勤观察。她家的阳台上晒满了花花绿绿的尿布,成了她们家,也是小区里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除了父亲之外,守凤还要每天给身患严重糖尿病、心脏病的母亲注射胰岛素,配药、喂药,一日三餐端吃、端喝。由于糖尿病引发并发症,母亲视力极差,她就做母亲的眼睛,搀前扶后。她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护理父母的身上,每当父母因不堪病痛折磨,长吁短叹,甚至想放弃生命时,她就赶紧给父母做思想工作,逗二老开心。18年的时间里,她用坚强的意志挽住父母的手,让死神一次次与他们擦肩而过。
  孙家本就是个和睦安详、充满亲情的传统家庭,姐姐和两个弟弟在父母患病后,也都尽其所能地为这个家做着应该做的事。为了改善父母的生活条件,也为了让守凤照顾父母更方便些,姐弟四个共同出资在奎屯市给父母买了一套楼房。给父母治病,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兄弟姐妹之间,从来没有

在照顾父母的事情上闹过别扭、生过闲气。
  作为孙家长女的孙美芳后来也调到奎屯市工作。工作之余,除了照顾自己的公婆,还尽量帮妹妹一起照顾父母。孙宝宗、孙涛两兄弟大学毕业后,先后参加了工作,孙宝宗在克拉玛依油田工作,现在已经是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孙涛先是在乌苏市养路费征稽处上班,后来因为工作出色调到自治区养路费征稽局机关工作。每当谈到他们今天的工作成绩,兄弟俩都会说,我们有两个好姐姐,是她们在家照顾好了父母,使我们少了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安心工作。
  兄弟俩娶妻生子后,他们的媳妇也被两位姐姐的行为所感动,只要有机会回家,都尽量帮着多做些家务。逢年过节,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让邻居们好不羡慕。每当这时,孙守凤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她觉得,在姐弟四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家不仅没有完,相反比别人家更多了一份温馨。
  对于妻子当初留在新疆专职照顾老人的选择,孙守凤的丈夫赵玉军也是大力支持,一有时间就帮妻子给岳父洗尿布、翻身、喂水、喂药……他们的儿子、外甥、外甥女从小耳濡目染也加入到孝敬老人的行列,外甥女参加工作后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首先想到的是先给姥姥、姥爷买礼物。连最小的孙子也学着大人们的样,扶奶奶一把、亲爷爷一下,温馨、和谐的亲情,荡漾在这个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孙守凤当过老师,干过会计,是个好强的人,她一直没有忘记要用学习充实自己。她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了解外界,2008年,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她没有忘记伸出绵薄之手。用她的话说“没有国家的强盛,哪有小家的幸福和谐”。她把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告诉给卧床多年不会说话的父亲。“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宇航员成功出舱……”看着电视画面,听着女儿的解说,父亲抬起仅会动弹的左手。跷起了大拇指。“2008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她与母亲守在电视机前,看到奥运现场盛况,没有文化的老母亲竟然激动得热泪盈眶。孙守凤感到由衷的欣慰:“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父母多活这么多年,不但安享天伦,还看到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欣欣向荣的前景,一切付出都值了。”
  谈到今后的打算,她说等到父母百年以后,她要利用这些年照顾父母积累起来的经验,开一家养老院,去收留照顾那些无依无靠、需要帮助的老人。她要把敬老爱老的美德继续传递下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5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