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洲封建制度衰败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佳 吴晓庆
摘要:弗里德里希一恩格斯于1884年底撰写了《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文,并计划以此作为他1850年的著作《德国农民战争》的修订版引言。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论证了民族、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自然历史过程。马恩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依旧为我国当代发展提供方法借鉴。本文将重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瓦解的原因,从而探讨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封建制度;衰败;启示
“恩格斯认为,商业的发展是促使封建制度瓦解的直接因素,其中货币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以为,商业的发展必然植根于农业的发展。”[1]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未着重分析农业的因素,但从整篇文章而言,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孕育着资本主义先进因素的萌芽,因此,我们试图从农业因素人手。
一、农业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先进因素的萌芽
(一)农业的发展与劳动的分异
“被压迫阶级的静悄悄的劳动却在破坏着整个西欧的封建制度,创造着使封建主的地位日益削弱的条件。在农业中最主要的东西并不是贵族的寄生和压榨,而是农民的劳动”。[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不断进步,恩格斯从开篇就从被压迫阶级内部寻找与之矛盾的进步力量。恩格斯从被压迫的农民阶级中找到了瓦解封建制度的闪烁点――劳动。他看到被贵族压迫之下蓬勃发展的农业和农民的劳动,也就是看到了农民解放自身的物质力量。
(二)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
由于劳动的发展,即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使分工更加明确。由社会分工进一步促进交换,而生产交换便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封建制度瓦解的突破口,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分析方法论的精髓,生产交换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恩格斯在文中提到:“在其他地方,特别在德意志内部,兴建着新的城市,发展了中世纪的手工业(十足市民行会的和小的),积累起最初的资本,产生了城市相互之间和城市与外界之间商业来往的需要,而与这种需要同时,也逐渐产生了保护商业来往的手段” [1]。我们可以看到由分工而形成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势如破竹。由社会分工进一步促进交换,而生产交换便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封建制度瓦解的突破口。
二、货币的产生与盛行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
(一)货币的产生对瓦解封建制度经济基础的历史作用
“在这里,市民阶级有一件对付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货币。现在所有这一切都完全改变了。货币重新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因而货币量大大增加。贵族没有货币也不行了” [1]。恩格斯从商品交换中产生的货币层面,分析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解析封建贵族无法再次居于统治地位、再也无法通过自给自足的满足需求,也就再也无法掌握经济基础,从而丧失政治制度在农村的社会基础、动摇其统治地位。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与流通日渐扩大,对于黄金的狂热究其深层次原因是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不断扩大。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交换的不断扩大,货币作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最大追求,从一国向多国、国家向世界的发展有着历史性和客观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落后向先进的发展。“在十五世纪末,货币已经把封建制度破坏和从内部侵蚀到何等程度,从西欧在这一时期被黄金热所迷这一点看得很清楚。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1]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某种程度的世界贸易发展起来了……贵族越来越成为多余并且阻碍着发展,而市民却成为体现着进一步发展生产、贸易、教育、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阶级了”。[1] 资本原始积累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在资本进行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寻求市场、原料、廉价劳动力。因此,恩格斯也看到了商品交换必须突破国界的历史必然性,分析封建主无法再自给自足的深刻历史根源,封建制的的上层建筑逐渐脱离其经济基础,产生动摇。
三、从经济转向政治方面、社会层面向国家层面转向的分析
(一)农民阶级与王权的暂时联合
恩格斯在这里明确指出,十五世纪的西欧出于封建制度薄弱之时,市民社会的产生、城市的兴起、货币等各种先进因素已经使封建主政治层面开始屈服。但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由于受到其他殖民国家的侵犯和掠夺,身为农民阶级因自身力量薄弱,不得不投身王权寻求帮助。所以由探索分析社会关系自然转到国家关系上来。“这些居民本身还过于软弱,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就向整个封建制度的首脑即王权寻求有力的支持。在这里,我们就从探讨社会关系进到了探讨国家关系,从经济方面转到政治方面来了” [1]。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农民阶级依附于王权的道路是一条歧途,是王权利用市民社会巩固自己政权的工具和途径,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当过了利用的“非常时期”,市民社会又会一如既往的被王权和封建制度无情压榨,无情剥削。恩格斯在此分析得出,市民社会寻求利益和自由的途径如果仅仅依靠王权将化为泡沫,想要实现目标只能另辟蹊径。
(二)王权内部的社会关系层面
在争取自由的同时,新兴斗争的先进力量。在王权和依附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看似忠贞的士兵实质上已经为了寻求自身自由和价值进行一系列斗争和暗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为瓦解封建制度发展了一股隐晦而强大的革命力量。“因此,才发生无穷无尽的、接连不断的一大串背叛、暗杀、毒害、阴谋和各种简直无法想像的卑鄙勾当,这些勾当又都隐藏在骑士精神的美妙名义后面,也没有妨碍无休止地大谈荣誉和忠诚。”[1]
(三)罗马法的确立和进步意义
罗马法的确立,是政治制度反封建制度的高潮。由于教士作为封建法学家和非宗教界的法学家之间的分工划分,使得新兴法学家具有市民阶级的阶级属性,从而,市民社会从此掌握了维护自己利益和利益的强大法律武器。虽然罗马法名义上是为王权统治的工具,为继续压榨农民提供武器,但是罗马法本质上具有的带有反封建势力和现代性具有无可比拟的进步性。“而且,他们本身所学的,所教的和所应用的法律,按其性质来说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在某些方面还是市民阶级的。”[1]显然,罗马法的确立是瓦解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层面显著的进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498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