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问题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滑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滑坡这种地质灾害的产生除了自身原因外,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外部原因也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家对滑坡这种地质灾害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也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分析了滑坡发生的原因,总结了滑坡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关键字:滑坡地质灾害;成因;防治问题;防治措施
  滑坡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由于自身结构不稳定,再加上外力比如河流冲刷、地震、人为建筑等因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软弱面和软弱带或整体或部分的顺坡下滑的现象。滑坡的发生会掩埋道路、房屋、农田、森林…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属于自然灾害现象。因此,如何降低滑坡带来的危害是国家地质部门面临的问题。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
  (一)内在原因
  滑坡发生的内在原因主要指地质地貌条件。滑坡的产生必须有岩土体的存在,结构比较松散、抗压能力弱的岩土,比如黄土、泥浆、煤层、板岩等,在水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变化,产生滑坡。斜坡上的岩土被构造面分离成间断的状态时,就存在了向下滑动的可能性,并且这时雨水容易流进斜坡中,很容易发生滑坡。滑坡的产生是有坡度限制的,一般坡度在10度和45度之间,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总容易发生滑坡,比如江、河、湖海。滑坡的产生还受到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产生的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能够侵蚀岩土层,降低了滑面带的降低强度作用和软化作用。
  (二)外在自然原因
  外在的自然原因主要有水的作用和地震的影响。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在深入到岩土后会增加岩土的重力,并会产生动水力和静水力,地下水能够使岩土中的一些物质得到溶解,使岩土结构发生变化,地表水能够侵蚀和掏空斜坡坡脚,在雨季时,地表水和地下水都相当丰富,容易引起滑坡。地震也是引起滑坡的重要原因,地震能够破坏岩土结构,使岩土顺着软弱的结构面向下滑动,为滑坡的发生推波助澜。
  (三)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是滑坡产生的重要外在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修建道路、建房建厂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人们都不会去考察地形,只管施工建筑,使得岩土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岩土的稳定性降低,滑坡的产生反而会给施工带来危害。工业生产后的废水和生活用水的随意排放,加重了坡体的压力,并且对岩土具有腐蚀作用,容易产生滑坡。人们不合理的施工建设,劈山开矿、随意爆破、乱砍滥伐等,使得坡体在遭受到破坏的同时失去了保护,如果雨水充足,极易发生滑坡。
  二、目前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突发事件的预报不够
   由于滑坡的发生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成的,可以通过考察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环境状况、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多少等因素来预测出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这主要是通过研究引起滑坡的内因来预测的。而引起滑坡的外因,比如强降水、地震、施工爆破、库水涨落等突发事件却没有得到重视,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些因素。突发事件的预测是有难度的,因为不能确定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结果,也就不能预测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程度。并不是说面对突发事件就束手无策,在事件发生后,可以及时的做出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但这远远不够。
  (二)对地形的判断不准确
  在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或提高经济收入进行道路建设或施工建设时,要对当地的地形特点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修路要检测山体的稳定性,建水库要检测岸坡的稳定性,检测方法可以使用数值计算法和建立序列模型法来进行。但是由于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地质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不能准确的检测出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检测的准确性就更无法保证。
  (三)治理技术有待提高
  虽然整治滑坡的技术措施有很多,但这些措施都缺乏理论指导,方法不够科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目前工程部门认为滑坡是一项工程问题,需要用抗滑桩来治理,这种观点忽视了滑坡发生的原因,显然具有片面性,并且滑坡治理中的推力计算问题急需解决。使用抗滑桩的投资巨大,治理滑坡应该以安全系数来设计工程。目前在治理滑坡进行分析计算时只考虑简单的地质条件,排水工程的实施程度不高。
  三、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做好排水工作
  水是引发滑坡产生的重要因素,强降水引起滑坡的几率很大,地下水也能引发滑坡,岩土中的水压力能够影响滑坡的稳定性,因此必须要重视排水工作。坡脚的稳定性受到滑坡体裂隙水的影响,当裂隙水和坡脚的距离大于三倍坡体厚度时,摩擦力的作用大于水压力,但是如果发生特大型的滑坡,就会产生“多米诺”反应,诱发滑坡的连续性破坏。滑面带中如果有承压水,水的压力就会降低岩土体的有效应力,能够减少抗滑力,就有诱发山形变体的可能性,如果能检测出裂隙水的压力,就能有效避免此类滑坡的发生。水对岩土还具有软化作用,岩土在水的浸泡下会变软,因此要重视排水工作。地下水位、水压力和地下水对岩土的侵蚀强度是能够通过检测或者排水工作来控制的,通过排水治理滑坡比使用抗滑桩更经济有效。
  (二)各类桩的稳定和设计
  治理滑坡的桩型有抗滑桩、微型桩、埋入桩,每一个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抗滑桩位于边坡的中部,所以又叫半坡桩,由于对滑面的确定不够准确,抗滑桩埋得不够深,加上不了解抗滑桩的设计理论,导致抗滑桩不能很好的使用,出现了变形。微型桩的直径小于30厘米,适用于中小型的滑坡,适合地面施工,使用时应该连接在一起,否则抗弯刚度太小,但是目前对微型桩的研究还不够。埋入桩就是抗滑桩在厚层滑坡埋入地面,使桩长减少了,能够节省工程材料和造价,应该对滑坡推力的分布,和滑体受力程度进行科学的研究。
  (三)加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
  预测和预警是通过对坡体的研究,分析出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为了减轻造成的损失发出警报,让人们做好转移等准备。对滑坡进行监测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滑坡的发生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对滑坡的临灾预报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通过对滑坡的监测还能够认识到滑坡的运动规律,根据规律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比如排水和加固工程,对于无法避免其发生的滑坡,要做好预警,减少诱发滑坡的外在条件,还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全面的分析后才能对滑坡做出准确的预测,减少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总 结:
  滑坡的产生和发展虽然有一些不确定性,但对滑坡的防治并不是没有可能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深入研究滑坡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治理滑坡,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带给社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蒋中明,徐卫亚.格构形复合抗滑钢板桩的阻滑机理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8):1372-1376.
   [2]魏作安,万玲,张俊红,等.滑坡防治措施定量与非定量分类及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2).
   [3]胡明鉴,汪稔,张平仓.斜坡稳定性及降雨条件下激发滑坡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4):454-457.
   [4]李守定,李晓,张年学.三峡库区宝塔滑坡泥化过程的水岩作用[A].滑坡灾害防治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文集[C].2004(4).
   [5]廖秋林,李晓,李守定,等.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的发生、地质地貌特征、成因及滑坡判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146-3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0911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