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民办高校辅导员对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关爱的作用及案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在思想、行为、就业等方面存在复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本文从高校特殊群体的界定及分类着手,整合工作中实际出现的案例,促进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民办高校 辅导员 特殊群体学生 心理关爱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引领、行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贴近学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真实掌握学生情况,对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十分了解,可以在萌芽阶段就给予学生及时的疏导。笔者在民办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三年,发现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容易被环境、压力影响,产生各种异常行为,心理问题。这些大学生特殊群体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发现、正确指引、疏导和彻底解决,高校辅导员的作用至关重要。希冀本课题论证及案例研究对民办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一、民办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界定及分类
  高校的特殊群体可以定义为由于自身问题,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不能正常成长为合格的当代大学生。随着越来越多的“00后”大学生逐步进入校园,民办高校中特殊群体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同学往往易受到压力和环境影响,心理产生过多焦虑情绪,从而导致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交往屡遭挫折,性格孤僻从而情绪低落,心胸狭隘思想容易偏激,甚至自暴自弃,最严重漠视生命。对比公办高校的学生,民办高校特殊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学生:
  一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民办高校的学费一般是同层次公办高校学费的2至3倍,甚至更多。虽然学校采用“奖助勤减免贷”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帮助困难学生,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沉重的经济负担始终萦绕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头,往往导致这类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心思不能完全放在学习上。
  二是学困生,即学习努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缺失的学生。学习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力、记忆力、问题解决能力、评价能力与自持力。学习能力相对不足是民办高校一部分学生的先天性的缺陷,民办高校中真正做到专心致志努力学习的学生人数不是很多。这些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非常欠缺。
  三是就业困难的学生。对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长期以来不少社会组织在进行员工招聘时,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存在的身份歧视和职业偏见,更是给这些学生留下无法抹煞的心理阴影,极易引发为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引发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和人生悲观失望,丧失信心,严重的发展到愤世嫉俗、自暴自弃。
  四是性格缺陷的学生。有的同学个性孤僻,自我封闭,人际关系边缘化,不善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优势,不愿意参加班级及院系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更不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和同学平等的诚恳的交往交流。有的同学却是脾气性格粗暴,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做出过激的行为。有的是生活能力弱,過于依赖他人,特别是父母,自己做不了任何决定,像长不大的孩子。
  五是身体和心理有严重疾病的学生。一些学生由于先天原因、意外等造成身体重大疾病、残疾,一方面他们往往个性易被压抑,内心陷入严重的自卑的漩涡之中;另一方面由于身体缺陷不能全身心投入大学生活,容易被边缘化。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心理问题的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发现存在心理障碍。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多样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调查统计显示21%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属于亚健康心理状态者多达一半以上。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笔者作为民办高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工作第一线,已有多年工作经验。对民办高校中特殊群体的学生问题了解比较深入。在上述这些特殊学生群体中,民办高校数量最多且问题相似的群体就是——学困生。随着民办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素质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低的学生比例逐年扩大,这给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究其缘由,主观因素在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远大的理想。而学习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高考后没有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受到享乐主义价格观的影响,认为进入大学不学习,放松自己。另外,大学学习与高中应试教育差别很大,容易造成学习方法不当,自主学习能力差。客观因素在于部分生源的入学起点较低,学习基础较薄弱,虽然多数学生学习主动,非常刻苦,但往往学习效果不佳。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要求不高,上课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学习氛围较公办高校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案例介绍
  2015级某文科专业的3名男生,生活在一间宿舍。这3名男生都是调剂到该专业,普遍对专业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储备少,学习目标模糊。进入大学之后,课余生活都用在上网和游戏上面,不思进取。笔者是中途接手他们班级,已经是大二的学生,大一的学习整体情况非常糟糕,3人绩点都在1以下。
  我接手之后,第一时间找每个人单独聊天,了解具体情况。A同学大一专注各种学生活动,很少在学习上花时间,经常逃课,恋爱关系复杂,牵扯很多精力。B同学学习基础特别差,尤其对英语学习存在障碍,对专业认同感低,沉迷网络游戏。C同学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松散没有规划,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此前,这间宿舍还有D同学因严重厌学,漠视校纪校规,家校试过多种方法都无能为力,根据学生管理相关规定已经劝退。D同学的言行对他们3人的影响很大,跟着一起逃课,主观上不重视专业学习。随后,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学生问题的解决光依靠学校肯定是不行的,家校一定要统一战线,形成合力,共同纠正他们的缺点。   首先,我从这三位学生的心理方面入手,帮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自信,在大学学习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我利用每周下宿舍、下课堂、单独谈话等各种机会,迅速与他们建立互信融洽关系,让他们对我产生信任感。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剖析异常行为表现产生的原因,帮助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慢慢地,他们感受到我的关心,能主動配合我工作,做到不逃课不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他们由于成绩差,普遍缺乏信心,觉得自己努力也不能达到目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于培养自我效能感。我时刻关注他们的改变,适当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管理方面,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中学是被动的学习方法,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一下子让他们转变学习的理念和方式,难度很大,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学习之外,会针对他们规定一些特殊要求,特别是宿舍学习方面。限定网络游戏的时长,每天相互监督至少在宿舍学习一小时,每周交一周学习内容和下周学习计划。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一个平时喜欢贪玩的学生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同学跟着其一起玩乐,而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又有号召力的学生往往能带动周围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并且产生良性竞争。因此,好的宿舍学习环境是改变他们学习习惯的重中之重。
  与专业课教师联系,让他们帮忙定期作学习方法指导,课堂上多给予关注,保证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当配合这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全方位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启示
  经过两年的逐步改变,他们虽然不能像成绩好的同学那样全身心投入学习,但从讨厌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专业学习有了自信。通过这一案例,我认为真心关爱学生,才是转变特殊群体学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与这些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注和温暖,感到老师是始终如一地爱护着自己,在尊重和信任他们。相应地,他们也会给予你尊重和回报。平时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助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辅导员不但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最贴近的老师,应加强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关爱,肩负起自身的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9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