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重庆市46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展开了分析,归纳出目前它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背后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 信息披露 问题 对策
一、重庆市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披露方式不统一,可比性差
目前我国并没有在披露方式的选择方面做明确规定,企业在选择披露方式时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随意性。通过表1可以看出,选择在财务报表重要事项、社会责任报告和公司公告中进行披露的公司占大多数,出具专项环境报告的仅有一家公司,披露方式的统一性和正规性较差,显得不规范。而且,由于不同公司之间披露方式不统一,难以互相比较,信息的可比性差。
2、主动披露比例低,披露积极性差
目前我国对除重污染行业以外的企业是否就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未明确规定,在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下,许多企业往往选择不进行披露,主动进行披露的公司占比低。如表2所示,2016年重庆市46家上市公司中有30家未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未披露企业比率达65.22%。
二、重庆市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分析
1、企业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较差
发展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行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观念较为落后,表现为利益上的短视行为。大多数企业只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指标为目标,没有意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目前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还处在形成阶段,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还未意识到企业作为环境资源的消费者,他们更重视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状况,而只把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一种被动行为。
2、环保法律法规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不健全
虽然环保部、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定过相应规定,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没有明确对与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密切相关的数值化的定量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做出要求。此外,我国法律法规只强制要求重污染行业进行披露,但对具体应披露的内容、披露的位置、形式都还没有以法律或准则的形式加以明确。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上市公司在对这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时随意性较大,大大降低了其所提供的信息的可比性和可信任度。
3、环境会计信息社会需求不足,关注度不够
根据动因理论,企业进行披露的根本动因是社会需求。但是基于我国的现实,投资者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只关注企业未来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面临的常规风险,忽视环境风险,对与环境风险相关的信息的需求不够。此外,大部分公众将环境治理完全寄希望于政府,而很少主动监督企业,关注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公众还未成为监督企业环保问题的强有力力量,对与环保相关的信息注意度不够,没有形成强劲的社会需求,也是导致披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提高公众和企业环保意识,强化外部监督
近年来,公众和企业的保护环境的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有关部门仍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升企业环保履责意识,积极引导企业由只重视经济利益向经济利益与环保义务并重转变。此外,还应该引导投资者形成绿色投资观念,关注企业披露的环境方面的信息及其蕴含的风险,积极引导民众监督企业污染排放和环保履责情况,提高公众对这方面信息的注意度,增强环境会计信息的社會需要和企业环保履责的社会压力。
2、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
目前的会计准则主要是规范财务会计方面的会计处理,而其他会计方向则缺乏相应准则,导致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方面的核算和监督时常常感到无章可循,只能根据企业自身理解和惯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信息披露,因此建立健全这方面的准则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政府环保部门和财政部也应该积极行动,一方面积极制定并贯彻落实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制定系统的披露指南,约束企业行为,提高披露质量。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监督,不能制定法规却不进行监督,造成相应法规执行不力,流于形式
3、制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规范
具体规范包括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和质量评估体系。就披露内容而言,包括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信息。这两方面的信息都可以经过环境会计的处理形成专业的财务和绩效信息,使信息使用者有效的对公司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对于披露方式,参考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最为有效、合理的方式是将专项环境报告和财务报告相结合。这样既能对企业目前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全方面的说明,也能提供与环境会计相关的货币性内容,利于投资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全面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而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指环境审计。它是对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复核,以保证其质量的一种手段。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时间较短,尚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基于成本和企业形象,往往会扭曲或者有选择性的进行披露,在这样的现实下,为公允的反映企业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需建立健全环境审计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62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