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演艺术产业技术与社会整合推动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产业技术与社会整合推动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市场的引导,创新的驱动,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撑。文章在分析技术与社会相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构建技术与社会整合推动机制,探索我国表演艺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表演艺术产业;技术;社会;机制
1构建表演艺术产业技术与社会整合推动模式的意义
技术和社会密切相关,技术进步能推动社会进步,同时,社会稳定和发展为技术进步、技术扩散提供环境基础。表演艺术需要技术与社会的整合推动。一方面,表演艺术领域的技术进步,能发挥表演艺术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首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种技术支持和推动着表演艺术的社会传播。在诸多门类的技术当中,与其密切关联的技术之一就是复制技术。[ ]利用“复制—传播”可以打破场地局限,完成表演艺术传播的商业活动,实现其传播的社会功能。其次,文化艺术的广泛传播能使民众素质得以提升,大众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得到积累,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这个平台,可以促进表演艺术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首先,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可以实现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互补和技术的生产力转化。例如,通过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科技园,把政府规划、产业发展、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融为一体,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政府、表演艺术团体、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结合的有机群体,可以推动表演艺术领域技术的提升。其次,表演艺术具有交流性特征,此特征使表演艺术的技术在社会交流过程中得到完善和提高。通过社会交流,运营商可以积累技术管理经验,演员可以提高表演技巧,从而使表演艺术领域的技术、技巧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我国表演艺术产业技术与社会整合推动机制构建
2.1技术主导的社会传播机制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新技术与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相互融合,使艺术产品变得更加多产,在文化产业相关的社会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从社会传播能力上看,有线或无线的电子媒介具有普及性、大众性和复制性能强等特性,借助于电视、电影、磁带、光盘、组合音响、录像机、影碟机、电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表演艺术产品被扩散到了广大的人群之中,使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时空中可以观看同一文艺表演或欣赏同一场音乐会等,从而产生了吉登斯所说的“远距作用”。但從我国表演艺术的现状来看,由于受到技术水平不高的制约,其社会传播能力仍有待提高。
为此,可以建立技术主导的社会传播机制。即基于电子技术的复制扩散机制,将先进技术复制扩散到表演艺术产业各个领域的同时,通过先进技术扩大表演艺术市场,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首先,国家应完善确保表演艺术复制扩散安全的法律法规,完善促进表演艺术社会传播的技术应用政策,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和支持其基于技术的社会传播途径;其次,表演艺术团体应广泛使用创新技术,加强其艺术产品在社会上的传播,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2.2社会主导的集群创新机制
产业集群通过社会平台,整合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源,能积累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和能力,逐渐由产业要素的聚集转变为创新要素的聚集,形成一个新兴的专业化知识学习、创造和传播的创新体系,并建立起围绕技术创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商业化的产业组织体系。[ ]这一组织体系具有传导效应:产业的规模化聚集会产生对产业技术的强大需求,会吸引相关技术供给者和创新者的进入,产业内的细化分工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又会创造新的技术创新机会。[ ]而现阶段,我国表演艺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较难吸引社会上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的进入,而且产业集群中的表演艺术团体普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资源短缺、创新效率不高、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
为此,有必要建立社会主导的集群创新机制。即在社会基础上,推动表演艺术产业集群的合作创新,促进创新的研究开发、扩散和转化。国家层面,应大力营造创新氛围,搭建社会网络平台,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和扶持产业集群创新;产业层面,表演艺术产业应抓住表演艺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改造的重大机遇,遵循市场机制,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和层级布局的表演艺术院团结构,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同类资源的重组和互补资源的整合,重新进行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打造现代性的表演艺术产业集聚区,推进其产业化运作,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层面,表演艺术团体不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还应利用社会平台,通过与产业集群内其他表演艺术团体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加深,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3技术与社会交互的创新合作机制
社会网络是一组已经或有可能(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点、这些点的特征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全体。社会网络促进创新网络的产生和发展。首先,社会网络中创新参与者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有利于分享智力溢出和获取异质性创新资源,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因为在社会网络中,人员和观念自由流动,在人与人、观念与观念的对话和碰撞中,创造性的结果产生了出来。[ ]其次,通过社会网络平台,创新参与者能突破内部创新资源短缺的限制,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创新能力的互补,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推动创新网络的发展;第三,社会网络中存在的信息传播过程和社会影响传递过程对技术创新扩散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创新网络的发展。因此,创新网络是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之上,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通过技术与社会的交互,创新网络将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互惠和灵活的关系。[ ]创新网络可以为我国表演艺术产业提高其整体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基础,但我国表演艺术领域的创新网络还不健全,表现在创新参与者之间合作模式陈旧、路径单一、目标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健全、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
因此,可以建立技术与社会交互的创新合作机制。即整合表演艺术团体、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建立完善创新网络,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市场有效整合,实现创新参与者的良性互动与互利共赢。国家层面,政府应提供政策扶持,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通过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加强协同创新的社会认同,搭建表演艺术团体、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平台,推动创新网络建设;产业层面,健全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由非营利性质的行业中介组织来承担对协同创新进行监管和服务的职能;企业层面,表演艺术团体在努力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应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化的创新技术和经验,加快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高校、科研院所在大力开展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应推动理论的社会化应用。 3结论
技术创新是促进我国表演艺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社会大众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表演艺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建立适合我国表演艺术产业特征和现状的技术与社会整合推动机制,进而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我国表演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 张冬梅.艺术产业化的历程反思与理论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18.
[2] BELL M, ALBU M. Knowled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dynamism i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World Development, 1999, 27(9):1715-1734.
[3] 程郁,郑风田.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协同演进机制——基于云南斗南花卉产业技术追赶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10):1592.
[4] HENRY MINTZBERG, VAN DER HEYDEN. Organigraphs: Drawing How Companies Really Work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87-94.
[5] RONALD S BURT.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Social Integration on Participation i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J].Social Science Research, 1973, 2(2):125-144.
[6] OLAF A, ROLF S. Do manufacturing firms profit from intraregional innovation linkages? an empirical based answer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0, 8(4):465-485.
[基金項目]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表演艺术团体成本困境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CZYT001)。
[作者简介] 黄晓懿(1982-),女,四川广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创意管理;钟林(1968-),男,四川彭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经济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0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