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互联网+”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本文在分析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互联网+”有利条件基础上,指出合作社构建“互联网+”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互联网+”的措施,从而促进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管理,推动常德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常德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8-2019年度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H2018035);2019年度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项目编号:CSP19ZC17);常德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ZY1812)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11日
   目前,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涉及到种植、养殖、农机等多个方面,合作社分布广,涉及的农户多,影响力大。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个大背景下,可以大力实施“互联网+合作社”发展模式,以促进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合作社构建“互联网+”的有利条件
   (一)常德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2018年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9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60元。这为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同时,常德市在201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1.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52.8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31.5万户。这将为合作社实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合作社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截至2018年12月,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421家,社员36.9万户。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数量多,在各个区县市均有分布,已成为常德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合作社实施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会带动合作社更快发展,促进常德市农业发展。
   (三)国家省市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出台鼓励“互联网+”的诸多激励措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专门设“扶持政策”一章,就产业政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问题做出专门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在2015年11月颁布的《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抓住农村地区无线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手机拥有量快速增加、手机成为农民上网最主要手段的机遇,对农民开展手机使用基本技能、上网基础知识的普及培训。湖南省人民政府在2015年颁布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湖南农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基于农业互联网的协同研发设计、定制生产营销等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产业扶贫应用更为广泛,农村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普及深化,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互联网企业,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集中区,打造较完善的农业互联网产业链,湖南农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常德市政府在《2018年常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健全农技推广、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合作社构建“互联网+”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的宣传力度不够。当前,常德市部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不高,广大农民用不上、不会用、用不起信息技术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城乡数字鸿沟仍然明显。常德市宽带互联网业务在农村的宣传主要通过在各乡镇的营业厅摆放宽带宣传单以及一些相关品牌形象装饰的途径,这种宣传方式单一,且不够主动,缺乏营销意识,其宣传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如果是敏感度低的农村用户,其不具备主动看宣传单和自我学习的习惯,因此就无法及时了解宽带网络的相关业务知识,从而其宽带业务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激发,继而影响互联网建设的进程。这势必会影响合作社在其社员中实施“互联网+”的建设,使得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信息化建设速度变慢。
   (二)基础设施滞后。常德市地形复杂,地貌大体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农村地域居民点一般比较分散,在这部分区域进行网络建设要考虑诸多因素,农户需求大,但建设成本高,工程复杂,任务艰巨,耗费时间长,网络架构难度较大,不利于宽带网络发展。特别是在汉寿县的低湖低洼区以及石门、桃源、鼎城等区县市的山区,这些地方比较偏僻、交通不便,这些地方根本就无法感受到“互联网+”大数据对他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能力不足。目前,常德市农村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匮乏和信息技术相对闭塞,很多农民并不了解互联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更有甚者还不会上网,不会用电脑打字,根据我们实地考察,常德市农村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小学及初中学历程度的农村网民占比均高于城镇网民,然而互联网的使用对于用户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有一定要求,信息知识和电脑操作能力的匮乏,严重限制常德市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降低了其接受互联网的热情。
   三、合作社构建“互联网+”的措施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根据合作社发展的需要,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的可能,对合作社的社员以及当地的农户实施由点到面,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由单项服务到综合服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一)发挥国家级示范社的宣传带动作用。目前,常德市拥有24家国家级示范社,它们在常德市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德市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开启互联网信息化的为农服务发展模式,建立以农资供应为核心,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物流配送、农产品购销、农村金融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互联网电商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零距离对接服务广大合作社社员以及非合作社的农户。目前,湖南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不断延伸拓展服务内容,逐步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四大平台,并且成員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采购产品,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合作社服务于5,818社员户以及5万多非社员户。    (二)凑集资金,加大投入。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大力凑集资金,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逐步建立用现代化网络通讯、计算机及空间信息技术建设合作社办公系统,实现合作社办公、成员及土地位置地理分布等管理的信息化;依托物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开通合作社的微博、微信服务号及微商渠道,通过百度百科等多项线上认证;完成C端平台商家入驻、上线品牌。合作社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对社员生产进行指导结合,在产前为合作社的社员提供农资产品的服务,产中为他们提供农技服务及金融服务,产后为他们进行农产品加工及网上售卖等。
   (三)充分利用社会其他资源。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信息化管理,应在常德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門的统筹协调下,充分利用社会其他资源,在电信运营、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服务、消费品营销等各类企业为农村市场实施的服务。利用常德邮政分公司整合现有的邮政便民服务站,孵化特色网店,开设农产品线下专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实施农产品营销。依靠龙头企业,共同建立“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网店”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如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公司+贫困户散养石门土鸡”的扶贫模式,逐步形成“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村(户)+网店”的电商扶贫生态链,建立农村电商运营平台,以农村专业合作社总社和乡镇分社为依托,通过公司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湘佳”鸡鸭产品通过顺丰航空物流直销全国各大中城市。
   (四)加强对农户的信息技术培训。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强对社员的教育培训,使全体社员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经营管理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在电脑的基本操作、网络营销、手机上网的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来提高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社员运用互联网的技能。同时,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互联网运营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组编.农民合作社建设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2]刘永建.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4(上).
  [3]杨晟.我市农民合作社创新模式求发展[N].常德日报,2018.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01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