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的核心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论语》的核心理念讲求的就是一个“仁”字,其包括做仁人,行仁行,施仁政等等。本文就会对《论语》的核心理念仁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论语的思想进行良好的掌握。
【关键词】仁政 仁人 仁行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对《论语》核心理念仁进行全而的了解,首先就要对孔子及其所处的时代进行简单的了解,从而有利于理解孔子的“仁”的主张提出的原因和背景,有利于真正的理解《论语》的核心理念仁其次要对《论语》中所包括的仁的含义进行系统的分析,了解核心理念仁所包括的实际内容,最后要明自《论语》中所讲求的为仁的具体措施。
一、《论语》理念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周礼荒废的时代,各个诸侯都想称霸,而周工朝失去了对各个诸侯的统治力量,使得战火在中原上时有发生由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等行为来解救广人的人民群众,从而提出了仁,讲求在行政方而要施行仁政,敦促人要做仁人和君子,从而希望能够使得天下能够太平,这与后来墨家的“非攻”具有同样的意义《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言行语录,所以《论语》的核心理念为仁,讲求的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以及怎样治理天下等等。
二、《论语》核心理念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
为了能够了解《论语》的核心理念仁,我们需要对仁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全而的了解,通过对《论语》的全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论语》的核心理念仁主要就是讲求的是二个东西,也就是怎样做仁人,怎样行仁事,怎样施仁政。
(一)做仁人
在孔子的言行里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所讲求的“成人”,不是简单的拥有人的躯壳,不是简单的可以做出一此行为,在孔子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成人”所讲求的就是“成仁”什么是“成仁”,怎样才能“成仁”,在《论语》之中孔子言行都进行了全而的解答所谓的“”成仁也就是《论语》之中曾子所言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所讲求的成仁也就是要做好“忠”、“恕”一字,“忠”字讲求的就是要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的去爱人,而“恕”讲求的就是将心比心地去爱人,两者即统一又存在分歧,两者都是讲求的是如何去爱人,一种讲求的是要全心全意爱人,一种讲求的是爱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而在《论语》中对于“恕”的直接叙述就是“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在孔子看来“成仁”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也是作为做人的最高标准,只要能成为仁人就会有很好的修为,能句多得到别人的敬重。
(二)行仁行
要想做仁人必须要做仁人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行为或者不做怎样的行为来完成,在孔子人为所谓的行仁行就是“成仁”的最基本的措施,所谓的行仁行就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全而的估量,明自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要乐于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坚决不做,行仁行是做仁人的基础,是为仁的基本条件,只有行仁行才能成仁,才能将“仁”进行具体的得以实现。
(三)施仁政
施仁政是行仁行的进一步提升,做为政方而讲求如何为政,讲求在为政方而要施仁道,要做到爱民如子,尊民如父,讲求的是通过施仁政使得人们从思想上来接受工的领导,而施仁政的最主要目的和结果就是人心所向,这样的诸侯和国君自然将会受到百姓的爱戴,国家自然能够得到长治久安,从而减少了各种人为灾难的发生。
通过对“仁”的内容的全而解析,我们不难看出《论语》中所讲求的“仁”不过就是一件事,就是怎样“为仁”,小到个人的“为仁”,人道国家的“为仁”,通过“为仁”从而使得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社会具有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对于当今的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从整体和局部都做好的情况之下,才能实现全而而良好的发展,才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三、《论语》中讲求的“为仁”的具体措施
“为仁”是一个十分难的一件事情,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行为才能做好“为仁”的实际工作,才能体现“仁”的具体价值,才能对于社会、国家、家庭以及个人带来重要的影响,这里我们就《论语》中所讲求的“为仁”的具体措施进行全而的分析,从而有利于实际的“为仁”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孝悌为“为仁”之本
孝悌所讲求的就是对父母的孝,对兄弟之间的悌,是“为仁”的基本措施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亲情,只有对情人施行以仁,才能在更人的范围来施行仁德,才能爱人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發现孔子对于孝悌的理解,在孔子以为一个具有孝悌的人是一个人能“仁”的根本,如果一个人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那么这个人将不会在社会上做一此不好的事情,如果将这种对父母,对兄弟的爱进行延伸到爱每一个人的话,那么“仁”就得以良好的实现,所以孝悌是“为仁”之本,只有做好孝悌,才能有利于“为仁”,如果一个人连孝悌都做不好,那又怎么要求他去爱更多的人,让一个没有孝悌的人去“为仁”是很难以实现的。
(二)仁者爱人
所谓的“为仁”也就是要做到爱人,不管是从“忠”、从“恕”来讲都是讲的如何去爱人,而爱人也是孝梯的延伸怎样才能做到爱人呢,在《论语》中孔子讲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所以恭、宽、信、敏、惠恭就是要对人以恭敬,要在举止和言行上尊重他人,要对人谦虚而不失礼貌;而所谓的宽多讲求的就是宽厚待人,要对别人的错误行为能够容忍,能够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容忍,但是在容忍的同时还要做到“诲人不倦”,不能因为人有错误而直接进行放弃,要引人向善,这也是宽的一种良好表达;而所谓的信,也就是做人一个人要讲求良好的诚信问题,只有在具有良好的诚信的前提之下,才能做好“仁”,“人无信不立”所讲求的就是要有良好的诚信,要对自己承诺过的事情要去完成,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要敢于承认,对人不能有欺瞒,不能欺骗他人,不能对自己做过的事矢口否认;而所谓的敏就是在说话的时候要谨慎,做事情的时候要机敏,敏与智是相通的,要在实际的言行当中要掌握好良好的分寸,不能什么话都讲,也不能什么话都不讲,要找准说话的时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于言语和行为进行良好的编排;而所谓的惠就是恩惠和慈善之意,要施人以恩惠,对人要做到慈善,只有惠才能使得别人信服,才能得到别人的良好帮助,所谓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讲求的就是要施惠于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仁者爱人包括很多方而,只有将“为仁”的措施进行良好的完成的时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爱人,从而才能成为真正的仁者。
(三)为政以仁
为仁政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为仁”的最高境界,将“仁”从个人的“仁”到国家的“仁”进行了升华,在《论语》中所讲求的为仁政的具体措施有很多方而,而最基本的方而在于重德轻刑,以及反对攻伐、厚敛和独裁等等所谓的重德轻刑也就是在实际的国家的管制方而应该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依靠过重的刑罚来对人进行管制,刑之于身而不能刑之于心,从而刑罚对于人的管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通过仁德才能对人进行心灵上的感化,才能有助于人心的所向,注重人的德行的培养也是实现国家良好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具有良好德行的人自然不会去做一此影响他人和国家的事情所谓的反对攻伐、厚敛和独裁在于通过战争只会造成生灵涂炭,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能从心灵上使人得以臣服,不能对国家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意义,而所谓的反对厚敛也就是不能迷忠于对钱则的聚敛,而是应该通过钱则的合理使用来获得民心,钱则是不能够买来人心的,拥有再多的钱则不得民心,那么这个国家到最后都将是覆灭的下场,所以要轻则而重民心,民心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反对独裁也是“仁政”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一个国家主要表现的是君工的志愿,而对于普通民众的志愿漠不关心,那么君王的志愿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最后也将难以实现,只要善于听从白姓的意愿,才能有利于国家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论语》的核心理念仁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将《论语》的核心理念在当今社会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那么国家和社会都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社会将会更加的和谐,以此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论语》核心理念仁的准确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振纲.解析《论语》的核心理念:仁[J].现代哲学,2007.
[2]陈赘.“里仁”与人的居住方式一《论语.里仁》的思想及精神[J].人文杂志,2009, (2).
[3]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 ].齐鲁学刊,2007,(1).
作者简介:宋莉华(1987-),女,汉族,四川泸州人,单位:川北医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0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