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初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都是按照教师的指导与思路学习,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知识体系。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对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进,融入创新式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为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基本概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立一定要科学合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置不同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例如,有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对问题分析不透彻,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逐渐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进而提高自身成绩;而对于一些语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阅读难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主题,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一)知识的长期积累。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落,这样在阅读文章时,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对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手法形成一定的认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知识的长期积累是基础,只有不断积累,学生才能提升文化水平。教师应通过日常的阅读训练,逐渐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语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练习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将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各有不同,所以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有一定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一定了解学生的综合水平,掌握学生的年龄、心理素质、性格、爱好以及原有知识储备量等因素。教师、学生、书本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上教师不能滔滔不绝地讲,而应与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师生互动频率,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积极与学生互动,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及时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三)读写的有效结合。将读与写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关教育研究学者表示,单纯的阅读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单纯的写作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与写之间应相辅相成、密切结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摘抄好词好句,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这样能将阅读与写作完美地融为一体,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日常多阅读、多积累,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写作时有内容可写,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四)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积极更新自身教学理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这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积极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向信息接收。
  (五)課堂的良好环境。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营造符合其心理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的课堂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讨论,在讨论时,学生可以充分表达内心想法。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印象最深刻的语段进行解释,有些学生对“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这句话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这句话描写出小石潭水清冽的特点,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还有学生认为《小石潭记》描写了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是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追求。通过小组阅读,学生可以表达自身想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总结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过程能够让学生全面认识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利用背景和声音来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内涵的着重思考。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初中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挖掘课文主旨,通过反复阅读、仔细分析来对文章进行深层次学习。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不能停留于表面的词汇和句子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体会。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读物,所选课外读物应带有正能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积极影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不仅要进行课堂教学,还应从多角度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平时积累好词佳句,扩宽学生的视野,并使学生能将日常积累应用于写作中。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70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