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产高效农业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人口众多,农民占比较高。但北方地区整体农业生产情况并不理想。在我国工业制造业与建筑业发展之中,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渐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我国人口迅速发展,传统农业成本不断提升,农民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除此之外,传统农耕形式已经难以符合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建设需求,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研究尤为关键,可逐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本文通过对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农业高效生产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24.019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为水稻。本文以水稻为例,对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和提升水稻产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水稻种植者需要突破传统栽培技术所存在的局限性,按照水稻种植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完成水稻种植地区布置。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有效发挥出自身应有作用,政府部门在提供政策支持以外,还需要重视有關机构建设,引导农业种植者了解农业机械设备维护知识,为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 传统农业耕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种植技术落后
  农业种植技术落后为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种植中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北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原因。我国北方农业种植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作为主要方式,具体种植农作物类型多元化,同时种植面积分布广泛。农业整体种植呈现出并未规模化与集中化特征。当前,我国建筑制造行业处于迅速发展之中,间接推动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希望能够能寻求到更好发展机遇。在这种负面发展趋势之下,农村地区所具有的青年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这样也就造成农村农业种植队伍主要表现出老龄化特点,部分农业种植者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基本上依旧习惯于采取传统耕作形式,难以第一时间学习先进高产栽培理念与农业种植技术。除此之外,农村农业种植队伍拒绝应用新型种植技术,造成农村农业种植技术始终停滞不前。农业种植者并未真正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其更加倾向于农业市场经济转变,合理选择农业品种。
  1.2 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与建设,我国先后落实多种配套政策,涉及大型农业机械优惠补贴。即便有关政策落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上所受到的压力,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即便部分农业种植者具有充足资金采购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但因为其文化水平较低,仅了解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缺少农业机械设备维护知识。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之中要是出现故障,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够完成机械设备维修,农业生产劳动率显著下降,为农业种植技术带来负面影响。
  2 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2.1 合理选择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重点环节为选种。提高对选种关注度,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效果,引导水稻种植者选种出水稻品种。北方地区作为我国主要水稻生产种植基地,生产的水稻品质优良,让北方地区水稻生产市场整体表现出供不应求情况,采购价格要远远超过其他品种水稻。为了避免农民选择劣质水稻,该地区水稻种植质量也必然受到一定影响。农民尽可能去正规机构购买水稻种子,避免应用劣质水稻品种。
  2.2 栽种密度
  水稻养分发展期较长,高产栽培主要走小群体壮个体、足穗大穗途径。但早栽后群体过密,主要配套方法为稀植。因此,单季晚稻高产种植具体种植密度需要转变为少本稀植。杂交水稻主要采取单本移植方式。
  2.3 施肥要求
  一是提高对有机肥关注度。高产田每亩所使用无极肥超过10担,进而有效改善土壤营养结构,确保肥效,同时对改善水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按照种类特征、目标产量、泥土供肥可以有效保证水稻用肥量。杂交水稻根系强壮,具有良好吸肥效果,施肥量可以借助比例类型精准确定。就以每亩产量550公斤以上作为产量目标,其施肥量为纯氮16~19公斤。
  三是肥料运筹,减少基肥和分蘖肥具体占比,改善水稻肥占比,有助于提升农作物群体生产进程,进而提高农作物群体成穗率。在具体翻耕之前,需要添加一定比例无机肥。
  3 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了解到,当前我国农业种植还具有较多问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之中,能够有效解决之前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提升农作物耕作效率,缓解农业耕种者所承受的劳动压力,推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通过对于我国农业种植现状调查研究,能够显示出我国农业种植领域之中还具有较多问题,严重约束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建设。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之中,能够有效弥补我国传统农业栽培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种植业品牌化与规模化发展,提升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屈在旭.农业种子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6):173.
  [2]杨华伟.无公害食用菌农业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19,38(02):17-19.
  [3]石荃.浅析农业种子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01):44.
  [4]党永照.浅谈农业生产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8):182+206.
  作者简介:刘文龙,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及农作物植保及育种方面的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89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