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背景下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随着物流网出现与发展,中职院校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尤为重要。但是,当前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与实践需求相脱节、社会实践机会不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教学师资力量,科学设置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关键词:物联网;中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6.019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飞快发展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推动物流快递公司开始改革创新,将物流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以互联网客户这一群体为服务对象,通过搭建物流信息网,为物流行业提过陆海空货运信息、物流行业财经资讯及法律法规等,还提供物流行业信息发布平台,供货源供求双方提供对接,这就是所谓的“物流网”模式,有力地推动物流行业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教育作为我国最基础的物流人才就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物流行业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在“物流网”背景下,物流人才的教育变得更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本文将在物联网背景下对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文章的主要思路如下:第一,阐明在“物流网”背景下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性;第二,分析在“物流网”背景下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1 “物流网”背景下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迎来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物流管理人才却未能达到市场需求,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物流网发展的背景下,真正懂得物流管理的人才更为紧缺。“物流网”背景下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点:一是弥补当前物流人才的不足。盡管近些年来,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取得较好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面前,物流人才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尤其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物流人才人才缺口尤其明显。为此,加强中等职业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为社会迅速培养一批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提升物流网技术运用。物联网是对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这是先进的技术知识,如若没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可能无法将现代技术应用到复杂的物流产业中。只有培养相关高技术物流专业人才,才能提升提升物流网技术运用,提升管理水平。三是提升物流管理水平。近年来,外卖、快递、物流给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出现了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当前全国范围普遍存在的城市即时配送行业结构松散、无行业管理标准、无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困难,造成物流管理混乱,严重干扰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企业较低的物流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反映出来的就是物流管理人才的缺失,这也是职业教育急需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大部分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是物流实验室建设不完善或不足。专业的物流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然而相比于高等学校,中职院校经费来源及资金相对不足,大部分中职院校无法建设专业、完备的物流实验室,让物流管理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性大打折扣。事实上,即便一些中等职业院校已经建立物流实验室,但都处于较低水平,无法适应物流网背景下教学的需求。更为糟糕的是,中职院校现存的物流实验室存在着异质性。部分院校通过参观先行建立物流实验室的学校,并模仿甚至复制这些学校的实验设备安置及相关配套软件,具有较高的雷同性,制约了中职院校物流教学的创新性、独特性。二是师资储备能力不足。受限于发展平台及师资待遇,中等职业院校在招聘物流管理专业出生的教师缺乏优势,而招聘具有一线物流管理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更为困难。当前,一些中职院校都是直接去高校招聘物流管理应届毕业生来担任教师,而这些基本上没有一线物流管理经验的教师,很难传授学生如何在物流网背景下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随着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日益加增以及物流管理专业一线教师招聘日益困难,师资水平面临的“水平低数量少”的困境将更为严重。
2.2 教学方式、课程体系与实践需求相脱节
一是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受限于师资能力水平,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教授式,即老师在讲台上教学,学生在教学听。这种传统古板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也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物流管理与互联网结合的物联网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性,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进一步提升,从而不利于未来的就业创业。此外,由于一些中职老师年龄较大没有接受过物联网技术教育,无法充分利用现代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远无法达到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二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重基础、轻实践,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在较快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必要的,但作为职业教育应当以就业指导为导向,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设置专业课程时,在保证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更应该将实践课程作为重点。在物联网背景下,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更要将理论知识与具体问题结合,通过实践课程提高理论知识的转化,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社会实践机会不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一是社会实践机会不多。社会实践对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一些中职院校在校外实践基地或与企业合作不多,导致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在物流网背景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未能参加社会实践,那在学校的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得不到提升。尽管部分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也都设置了实践课,但专业课程设计存在不合理、实践课程比重低等问题。此外,虽然一些院校通过在学校内开展模拟社会实践,但这种模式下的实践活动价值不高,很难与社会接轨,实际操作能力有限。二是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物流管理是一项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管理活动、操作过程,往往需要很强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在物流网背景下,中职院校物理管理专业教育应当着力培养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学生,但是由于中职院校存在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不合理、社会实践机会少等因素,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未来难以适应物流网背景下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3 改进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3.1 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教学师资力量
一是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物流实验室设施建设进度,持续加大教育硬件投入,尽可能配备各类物流管理设备。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多方共建的物流实验室,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服务,让社会企业参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方共赢。二是增强教学师资力量。加大对人才的补助,推进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完整性。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布局城乡教育资源,认真探索总结城乡教师优化配置和校园建设工作经验,全面加强分校的管理和业务指导,统筹调配师资力量。要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和纪律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全区教育健康均衡化发展。
3.2 改进教学方式,科学设置实践课程体系
一是改进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可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而推进实践教学应积极推进提倡项目教学和工作过程教学法的推广和普及。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更适合未来就业导向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书本教育所带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即使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能更好地处理。二是科学设置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方面,理论教学课程应该注重物流基础知识与案例课程相结合,同时配套相应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这样不仅能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能提升案例认知水平,同时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向也有一定帮助。另外,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考虑校外实践实习的方案设计、实践考核和就业选择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提升学生未来应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3.3 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水平
中职学校应积极拓宽就业思路即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定制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期间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把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能够较好地解决学校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学生就业等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就业、科研等机会,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二者有效的合力。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知识储备。另外,物流企业可以安排教师和学生到一线去进行轮流实习,不仅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群超.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78-179.
[2]谢微,李惠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4,(18):141-142.
[3]仝好林,任 波.基于就业创业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7,(11):159-161.
[4]劉芳,朱伟.改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8):112-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99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