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平潭传统民居的存续问题与更新保护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平潭;传统民居;存续;更新保护;策略
  1平潭传统民居基本概况
  平潭,简称“岚”,俗称海坛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是福建雀内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平潭岛四面环海,其特殊的海岛地理环境,以及旧时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海岛地域文化特色。因平潭岛特殊的地理和环境因素,旧时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石料垒筑而成坚固的石头房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性建筑——石头厝,作为传统民居建筑表现出鲜明的的地域性特征。石头堆砌的红砖瓦青石条,这样别具一格的石头厝建筑,陪伴着平潭人度过了干百年的岁月,经历了无数风雨坎坷,养育了一代又—代的平潭人。然而,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石头厝建筑就像许多旧时建筑一样,经受着商业化的洗礼。当下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和建设,大量石头厝建筑正面临着被拆迁或被改造的命运。
  1.1传统民居现状分析
  目前,平潭城区内除了曾经的老城区南街和北街还存在少量石头厝建筑以外,其余的因为综合实验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发而大部分都被拆迁了。如今平潭石头厝建筑比较集中的分布于大练乡渔限村、中楼杨梅坑村、敖东镇东限洋村、塘屿南中村、白青乡白胜村、君山后村、东庠岛鲎北村、流水镇山门前村等环岛小渔村落,其中流水镇的山门前村更是平潭首批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1.2传统民居保护形式
  传统民居作为自然聚落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当地的风俗习性和历史文化记忆,是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传统的固态保护已然无法真正体现其精神层面的内涵,忽视了传统民居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和历史痕迹,容易加快历史元素的消亡。目前,平潭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还未为一个整体有效的方案,部分保护形式仅限于固态保护。
  1.3传统民居改造措施
  现阶段平潭传统民居改造倾向于大规模的翻新或商业化改造。改造后的传统民居原始尺寸及自然文化元素逐渐消失,附带的是商业现代化设计风格,城市与村落空间趋向同质化。改造前后的状况对比分析如表1。
  2平潭传统民居存续问题
  传统民居的形成、发展与社会、民俗文化、生活习性等有关,又受到水文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传统民居作为一种人文聚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审美认知和时代背景,表达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以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传承下来,构成传统民居的审美内涵和价值。平潭在迎面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其传统民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平潭传统民居存续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空心村”的出现、“拆旧建新”的现象普遍、传统民居保护政策不完善等方面。
  2.1“空心村”的出现
  新时代的快速变换,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或城镇,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求职或户口外迁,致使大面积范围的传统民居处于浪费和空置状态,原有的传统村落丧失了生机和活力,“空心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图1)。
  2.2“拆旧建新”的現象普遍
  随着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和建设,城市建设和城市用地在急剧膨胀,势必影响到部分传统民居和周边的环境,使得许多村落面临着“拆旧建新”的抉择。大量新建的现代民居和传统民居混在一起,参差不齐,破坏了传统民居——石头厝建筑的整体格局,显得格格不入(如图2)。
  2.3传统民居保护制度不完善
  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及人们对现代化住房的大量需求,除了被列入文物保护点的建筑外,大部分平潭传统民居处于无人维护或任意拆改的现象。此外,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制度,平潭政府目前还未有完整的相关保护制度和实施方案,传统民居的保护不当使其逐渐走向不适合居住的衰亡之路(如图3)。
  3平潭传统民居更新保护策略
  就传统民居的更新保护而言,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方位的角度去思考,不应以利益为主的土地开发利用,而是站在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平潭地域性文化特征中对今日社会发展有正面影响的地方,并且把当中的精华部分作为现代设计的源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平潭传统民居在现代化改造中存续问题得以解决的设计道路。
  3.1保留和复原民居的生态环境
  在传统民居的存续问题上,除了传统的固态保护以外,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传统民居除了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以外,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性是它独有的魅力,是不能被模仿的。作为传统民居主体的当地居民,如何发展留住居民的经济形式,复原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焕发新农村的生机活力,以及让游客真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气息。例如,山门前村这样的传统村落应该较大程度地保持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村落面貌。其村落的风格、传统民居和装饰物,以及当地村民的生活气息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这样才能深刻反映当地居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是强地域性的体现。因为传统民居是人居空间,只要有人在,它才是有生命力的,一旦脱离了人,它便成为“遗址”。
  3.2地域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传统民居,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向世界、向后代介绍平潭海纳百川的民俗文化。平潭的先民自中原迁移至海岛,在岁月的长河不断演变同化形成独有的民风民俗。例如,平潭藤牌操舞、灯牌蛇、闽剧、十番音乐等等平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游客在了解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激发参与地域性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3传统民居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
  传统民居所蕴合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应当被传承和延续,只有赋于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具有“生命”气息,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地域性建筑空间环境。在建筑创作上应该以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为主线,结合现代设计原则,在空间的舒适度、安全性、私密性等设计问题上,抛弃旧时脏乱差的空间环境,以现代生活方式的姿态去改造设计传统民居,吸取现代设计精华为辅,两者相结合,使得传统民居得到良性地发展。例如,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挑选传统村落中若干闲置的小型农业设施用房,如猪圈、牛棚、杂物间等进行改造设计,植入新的业态形式,补足传统村落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为传统村落提供新的产业平台,并强调建筑的当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4结语
  传统民居在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若只是以单纯空间形态的保护和改造为主,是缺乏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在改造中,对传统民居进行修缮保护的同时,还要将地域性民俗文化、传统民居生态性、居民经济形式改变等方面带入研究,这样才能达到传统民居空间改造的真正目的。本文从平潭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况、地域性文化和民俗文化入手,从而提出更加全面的方案去实现平潭传统民居的良性发展。在平潭进行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不止是自然资源,还有传统民居建筑——石头厝更是值得保存的珍贵资源,对于石头厝的保护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与纸面上,更应该成为城市的规划范畴,并加以着手实施。与此同时,作为创造集体记忆、传承地域文脉的场所,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更新,需要政府、社会、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共同保护,保留对传统民居的生命理解,以及对当地生活方式的深刻认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8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