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特征、困境与引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旅游开发成为诸多传统村落实现自我保护与发展的路径选择。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自身特色的限制,进行千篇一律的开发会对相对脆弱的传统村落带来不小的冲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3个旅游型传统村落的调研,系统总结现存问题,对问题进行根源剖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能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2-5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拉近了农村和城镇差距,使农村和城镇处于更加平等的地位。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文化、生活、设施、服务等共享互利的纽带之一[1]。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出台了《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对传统村落进行立法保护。近年来,苏州市传统村落借由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镇村建设等契机,立足既有资源,以现代乡村产业为核心,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综合高效的开发利用。本文以苏州市东山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陆巷村、杨湾村、三山村(见表1和图1)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踏勘、实地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分析传统村落的发展特征与面临的困境。
  1 苏州市东山镇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
  1.1 旅游开发建设初见成效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东山镇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成长的一系列时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体系。随着苏州市东山镇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由直接开发阶段到人们意识觉醒后边保护边开发阶段,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和村民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见表2)。
  1.2 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国家的政策支持及建设重点逐渐向乡村倾斜,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近40年来,苏州市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部分农民选择离开村落,投身于城市发展二三产业,有的农民在乡镇机关的支持下开设了工厂,只有少数农民仍然保留自耕自种的生产方式[2]。
  而苏州市东山镇传统村落众多,基于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纷纷向旅游型村落转变,产业结构的重心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见图2),许多村民选择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服务业转化。部分农户依托家里的房屋开办农家乐,实现抱团发展,可观的利润吸引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创业以及外来投资者、外来企业的进驻[3]。
  1.3 旅游规模扩大
  据统计,苏州市东山镇传统村落的游客接待人次逐年增加,在经历过一次快速增长后逐渐放缓,但仍处于增长阶段(见图3)。苏州市东山镇传统村落因形成规模化的旅游开发,收入在不断增长(见图4)。近年来乡村振兴的提出,鼓励发展乡村、建设乡村,衍生出了一大批乡村旅游、农家乐产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传统村落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牢牢紧跟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迅速。
  由此可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规模的扩大是传统村落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苏州市东山镇传统村落发展模式会越来越靠向旅游型传统村落,并且依靠旅游带来的收入将持续增长,逐渐占据经济收入的大头。
  2 苏州市东山镇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传统物质空间遭破坏
  村落物质空间是传统村落文化与历史的载体,是村落底蕴氛围最直观的体现。但在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中,村民、企业等开发主体局限于当下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村落格局、传统建筑等物质空间与文化方面的历史遗存保护[4]。旅游开发初期,村内传统建筑改造、拆除受意识和技术的限制,建筑形态流于表面形式,缺少细节考究。
  在调研的东山片区,三山村以休闲度假类旅游为主导,开发模式以农民自建自营型为主,缺乏对村落物质空间的统一维护,造成传统物质空间遭到破坏。
  2.2 村落主体间矛盾突增
  社会关系网络是维持传统村落风貌的重要一环。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导致村落问题凸显,年轻劳动力的外流改变了村内人口年龄结构,而旅游开发等新产业植入导致外来人口涌入和新兴信息冲击,原有村民与政府间单一网络解构重组,主体间对于利益的争夺导致网络矛盾日益尖锐。
  例如,陆巷村政府、村民、商业间的社会关系矛盾较为凸显。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更加注重村落发展而忽视保护相关事宜,共同的经济利益导向均衡了政府与第三产业从业者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的凸显与利益诉求的不被重视则导致普通村民与政府间矛盾加剧。
  2.3 传统文化传承被动选择
  传统文化的被动选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体现。作为现阶段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切入点,“地域特色传统文化”随着村内人口大规模变动而流失,少数得以认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商业化、形式化、模式化的发展趋势,文化逐渐沦入被市场选择的窘境[5]。
  东山猛将会作为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变成了定时定点、夸张简陋的文化演出;碧螺春茶制作与砖雕等传统技艺逐渐退出人们视线,以明信片照片、旅游纪念品等统一形式出现在全国各地旅游纪念品商店,形成随处可见但缺乏内涵的“文化意向”。
  2.4 基礎设施配套适应性不足
  作为旅游开发的物质载体,传统村落兼具对内提供村民生产生活空间,对外提供游览餐宿服务的双重任务。由于传统村路特殊的街巷格局与建筑形式,村内对内对外双重公共服务受到一定的空间限制,村民生活质量与游客观览体验均受到一定影响。
  以陆巷村为例,政府针对其文物保护单位的定位制订了详细的保护开发计划,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受限,公共配置承载力不足,造成了旅游旺季村民与游客间多重矛盾。   3 苏州市东山镇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问题的内在成因
  3.1 开发者物质空间保护意识淡薄
  社会方面,从政府到村民的各类村庄主体都对于传统物质遗存的保护意识仍然停留在较浅显的层面,至现阶段的传统空间修缮多以单一传统建筑为主,对村落整体物质空间格局的风貌维护较为缺陷,同时对修缮完成的建筑缺乏利用。一方面,政府方面疏于宣传与监管,还未形成统一的传统物质空间修缮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村民与企业自身缺乏保护的主动性。经济方面,整体空间维护成本过高,部分企业与政府追求经济效益,更加注重工业生产与农副产品效益,旅游开发以点状为主,忽视对整个空间感受提升的关注[6]。
  3.2 村落原有社会网络被打破
  从城市化到逆城市化,我国乡村在社会浪潮下变动较大,原有乡村社会网络反复断裂重组。在政策与经济的双重引导下,村民自发外出打工,乡村人口结构变化较大,青壮年大量流失,妇女老人比重大幅度上涨。村落第三产业转型程度低,所产生的利益难以吸引外出人口返乡,但旅游业入驻的同时引入大量外来人口,使原有社会网络结构被打破,村落社会关系网络变得复杂,呈现多主体汇集的态势。旅游开发公司的就业人员与独立就业人员在旅游业劳动力市场中相对独立,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在政策管理方面,政府缺乏对现有社会网络的梳理和引导,导致现状乡村社会结构混乱,缺乏主导支撑力量,难以维持。
  3.3 部分传统文化缺乏经济价值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部分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传统文化,在缺少政府有力保护的情况下逐渐出现传承的断层。开发者及村落居民本身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在村落开发中忽视了仅具有精神价值的传统文化带来的效益,使得村落内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发扬。同时,村庄空心化、大量原有村民的流失也导致了文化传承的没落。村内留守老幼难以承担作为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与传承者,人口流失使得传統文化逐渐在过度开发商业化的进程中没落[7]。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陷入恶性循环。
  3.4 基础设施配套规划预测出现偏差
  基础设施配套适应性不足,其实是村庄发展规划没有考虑到远期发展,预测不到位出现的村庄发展过程中的偏差。由于初期规划时对村庄的因素了解不全面,无法完全掌握影响村庄发展的动态因素,在后续村庄发展过程中很难在现阶段规划中对后期发展做出良好的预测,导致出现规划无法满足现状要求的情况,基础设施配置不足便是其中体现。
  4 苏州市东山镇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引导策略
  4.1 制定管理体系,保存村落物质空间
  建议当地政府按照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古村落、古建筑进行测绘、摄影、上报,再根据修复的紧迫性进行分级存档处理,与修缮专业团队进行工作对接。对于濒临坍塌的文保建筑先进行“抢救性维持修护”,阻止建筑质量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对于保存良好的文保建筑,修复后适当开发利用;对于价值突出的文保建筑的修复可斟酌增加投入[8]。
  4.2 规范管理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感
  将现有的管理手段进行完善、规范,增强村民在村落治理中的参与感,唤醒村民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村落凝聚力。政府作为协调者,应缓解各个村落主体间的摩擦矛盾。同时,可以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契机,推动产业融合,吸引创业者回流,带动年轻群体的迁入,让有思想的人在村中立稳脚跟,从而构成良好的相互效应——“以人引人”[9]。以“留住人”“吸引人”作为传统村落的长期发展目标。
  4.3 文化遗产活化,促发村落新生命
  在乡村原真性的体现和保护方面,可通过乡村性文化的凝结来促成。精神文化的保留在市场经济的选择中不占优势,必须先通过强有力的引导控制,使其在旅游开发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可针对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色,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文化历史资源,在保存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村落新兴产业[10]。同时,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活化利用村落里各保护要素,为文化遗产传承注入年轻力量,产生新的文化产品,提高相关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形成一种良性的保护与发展循环,促进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命力[11]。
  4.4 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宜游宜居环境
  苏州市旅游型乡村规模较小、乡村经济实力有限,导致其社会服务水平相较于城市较低。而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大量游客对乡村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基础设施的配建应以其吸引的游客总量及其自身需求为基准,对相应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建设。规模较小的村落若无法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应与其周围村落联合配置。同时,可对人流进行限制与分流。通过设置引导标识进行游客人流量的分流,或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此类传统村落进行限流或分时段限流[12]。
  5 结语
  针对目前苏州市东山镇传统村落的现状问题,在旅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存村落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空间,激发传统文化活力,突出村落特色;增加村落就业岗位,规范管理手段,完善旅游开发对居民的利益分配,同时推进基础设施优化以提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硬实力。
  参考文献
  [1]杨莹,孙九霞.乡村旅游发展中非政府组织与地方的关系:一个双重嵌入的分析框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23-127.
  [2]文军,吴越菲.流失“村民”的村落:传统村落的转型及其乡村性反思——基于15个典型村落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7(4):22-45,242-243.
  [3]张鸿雁,房冠辛.传统村落“精准保护与开发一体化”模式创新研究: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与建设成功案例解析[J].中国名城,2016(1):10-26.
  [4]林宗定,区路基,梁善翔,等.旅游特色型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广西三江口旅游名村村庄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4(7):71-78.
  [5]尹超,姜劲松.江苏省古村落保护与实施状况分析[J].小城镇建设,2010(7):86-92.
  [6]陈晓华,鲍香玉.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及思考:基于黟县8个传统村落的调查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8(3):16-21.
  [7]冯淑华.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13(11):155-162.
  [8]樊海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探讨:以建宁县上坪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0(12):93-96.
  [9]湛月辉.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游客体验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12):111-113.
  [10]丰培奎.于更新换代思想的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大学,2009.
  [11]姚海琴.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12]彭震伟,陆嘉.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J].城市规划,2009(5):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