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互聘共培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校企互聘共培”是提高高职院校师资能力的最佳途径。文章从当下师资队伍现状出发,详细阐述了互聘共培的内涵、对象与价值,并对实施模式和程序开展了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校企互聘   师资队伍  研究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当前,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育部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即学校教师 + 工程师)”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一)专业教师 “技能 ”不高
  高校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对于企业的先进技术不能及时更新,大部分下企业锻炼的教师也多数是流于形式,根本不具备项目开发的能力。
  (二)企业师傅 “教学质量 ”不高
  企业师傅缺乏教学方法和责任感,稳定性差,流动性大,不能长时间聘用,上课时间不固定,且没有保障,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专业教师下企业难
  目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大致归纳为:企业接纳不给力,教师参与不尽力。
  企业不愿接纳,一般下企业都是靠人脉关系,第一,企业认为对自己并没有利益可投, 反而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给企业带来负面的经济效益。 第二,接纳专业教师后企业要安排技术骨干给予指导,增加了员工的负担。 第三,对于一些前沿的技术,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企业不愿外泄。
  教师不愿参与,一是不适应,环境发生变化,人员关系发生变化;二是身份发生了变化,从教师变成了学徒;三是怕没面子,怕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够用,暴露了自己的短处;四是没时间,平时教学任务重,比较疲惫。
  (四)企业能匠聘请难
  高校聘请企业能匠主要是利用本校教职工的人脉资源 ,缺乏多方支持; 聘请到的专业能手积极性不高,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差,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缺乏考核机制。
  (五)三师型”教师奇缺
  “三师型”教師,即“高校教师 + 行业工程师 + 职业培训师”,指“既能从事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又能进行行业技能指导、还能进行职业培训”的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已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发展”是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能履行学历教育教学的职责,又要能承接企业工程项目、技术研发等工作,还要能承担企业的员工培训等任务。“双师素质”的教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求,建设一支“高校教师 + 行业工程师(技师)+ 职业培训师”的“三位一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已迫在眉睫。
  二、校企“互聘共培”师资队伍模式的内涵
  校企“互聘共培”师资队伍是指学校与行业或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相互聘用与培养专兼职教师(主要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这同样适用于“双重支付”的实施,是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人力资源共享形式。
  通过实施校企“双向互聘及联合培养”人才工程,可以提高学校和企业人员的技能,丰富学校兼职技术工人所代表的兼职教学人员。鼓励专业教师在行业和企业实践,提高高职各专业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双师结构”优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三、校企“互聘共培”师资队伍模式的原则和对象
  校企双方应本着“平等与志愿,互惠互利,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双向聘用和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并以协议的方式建立学校和企业“相互聘用,共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长效机制。
  该模式的主要合作伙伴包括:学校和企业共建的企业学院;学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的行业协会或企业;愿意与学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行业协会或企业。
  “互聘共培”的对象包括:行业企业人员,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学校人员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专业资格,良好的道德和专业素质和其他学校批准的人员。
  四、校企“互聘共培”师资队伍的价值
  (一)可提升双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拥有专门技术的专业人才,是最有价值甚至是稀缺的人力资源。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应当充分挖掘和实现这些优秀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高职院校的优秀专业教师们,除了给本校的学生们传授专业课程之外;还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兼职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如承接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参与产品研发和技术专利发明等;并可承担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等。以此填补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行业 /企业的各类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技师,除了在所履职的行业/企业的本职岗位上发挥所能、创造价值外还可受聘、兼职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指导实习、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们提升实践技能,为社会储备优秀人才。以此补充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短板,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为企业觅得优秀毕业生,无形中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
  (二)能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校企人才“互聘共培”,高职院校能将学校已有的专任教师安排到企业一线岗位去实践锻炼,以对其进行生产化、市场化的改造,提升其实践技能;同时,到了一线的老师,能收集到市场需求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也能感悟到技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借助这些一手资料,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保证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通过校企人才“互聘共培”,能保障高职院校聘请到更多的、更优秀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担当学校的兼职教师,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保证,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能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比较薄弱,加之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又具有周期性和多样性,无法也不愿在人力资源方面支付较高成本。而现有的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已无法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
  因此,在高端技术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口。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非常愿意与企业紧密合作;而高职院校的老师们,本身已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对企业支付的兼职岗位报酬多寡就不会太计较;况且,高职院校的师资团队又涵盖了很多领域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可成为企业重要的人才合作伙伴,校企人才的“互聘共培”可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的补充模式。
  五、校企人才“互聘共培”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不但受到用人制度、教育成本等方面的制约,还与政府的支持力度、企业的参与程度等种种因素有关。因此,高职院校要从降低人力成本、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来构建一种新型的校企“互聘共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完善教学团队的建设。
  (一)校企人才“互聘共培”模式构建
  首先,要签署一个民主平等、互惠共赢的合作协议,赋予合作双方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基于校企人才“互聘共培”的高职院校“双师型”、“三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主要涉及“聘任、管理、待遇、激励、培训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如“双岗双薪”的薪酬制度、“优劳多得”的激励制度等。从而保障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同时为企业储备优质的人才,更好地解决其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二)“互聘共培”模式實施
  基于校企合作的校企“互聘共培”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合作”、“互聘”和“共培”三个程序。
  在“合作”的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要有“劲往一处使”的通力合作精神,紧密团结,本着“降低成本”、“互惠双赢”的美好愿景,将双方的“优势互补、特色共存”的思想观念融入到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中去,构建“和谐”和“双赢”的美好局面。
  在“互聘”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对挂职锻炼的青年教师要进行甄选,要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能参与企业项目或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等服务,以保障企业运营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在聘用企业兼职教师方面也要严格把关,要重点关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要求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负责学生实践类课程的讲授与指导、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制定。
  在“共培”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实现双向兼职人员的“生产化”、“教学化”和“市场化”改造。如要求企业为青年教师提供与其专业匹配的挂职锻炼的行业和岗位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技能。而高职院校对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也需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要求其参加各种教研教改活动,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各种课题研究。当然,高职院校在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为兼职教师时,也要尽量发挥其专业技能的特长,安排其主要兼任实训实践类课程。同时,为满足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时间的需求,实训类课程的时间安排尽量集中和灵活,为企业专业人才获得“双岗双薪”提供绿色通道。
  六、结语
  校企“互聘共培”师资队伍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途径薄弱、企业教师积极性低等问题,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费晓莉.分析现代学徒制的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管理机制[J].科技视界.2019,(14).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双基地建设项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基地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50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