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推进威海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5年高区大力实施工业倍增“563”发展战略以来,全区工业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五大产业集群规模倍增,效益提升,实现了阶段性的跨越发展,2017年末实现工业收入1021亿元,“563”战略的第一个倍增目标圆满完成,同时标志着第二个2000亿的倍增新目标正式开启。
  一、“563”战略实施以来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1)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规模膨胀实现倍增。2015-2017年工业发展呈现逐年提升的良好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6%。2017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21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加381亿元(相当于一个经区、两个临港区的工业规模),将成为全市第一个迈入千亿俱乐部的开发区。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加速提升,2017年占比13.1%,较2014年提高3.5个百分点。工业收入规模与其他开发区的差距不断加大,2017年全区工业收入规模相当于与其他三区总和,是环翠区的2.2倍,是经区的2.8倍(2014年仅为其他三区总和的66%,是环翠区的1.3倍,是经区的1.8倍)。
  (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区持续开展创新能力建设,企业的创新投入持续增加。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达到15.8亿元,同比增长10.5%,占GDP的比重达到6.25%,比重比去年提高0.21个百分点,比重和提高百分点均列全市第一。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引领工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企业的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17年全区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达到95亿元和130.6亿元,在收入过1000亿元的同时,利税总额首次过百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9.8%,比全市高出3.7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比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并接近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平均10.1%的利润率水平。工业利润占全市比重逐年提高,2017年利润总额占全市的21%,比2014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
  (3)五大产业齐头并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五大产业不断积聚膨胀,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8.7亿元,比2014年年均增长16.7%。其中,医疗器械与医药、电子信息、时尚设计与制造、新材料及制品、智能制造产业产业收入分别比2014年年均增长23.4%、4.2%、16.6%、20.3%、18.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市遥遥领先。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90.7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规模位列全市第二位,占全市的21%,比2014年提升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80%,高于全市38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
  (4)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龙头企业加速膨胀。在“一企一策”、“引智强企”等措施的推动下,2017年全区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3家,超50亿元企业4家,超30亿元企业数6家,超10亿元企业13家。医疗器械产业中的血液透析器等多个重大项目投产,占地1000亩的可降解心脏支架等项目已经启动。电子信息产业在管委“留住提升、快速发展”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的推动下,引入A3打印机项目,扭转了收入逐年下滑的态势,实现了40%的高速增长。
  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五大产业规模差距大,按照收入比重来看,医疗器械及医药产业占比48.3%,电子信息产业占比18.7%,时尚设计制造产业占比25.5%,智能制造產业占比3.1%,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占比4.4%。医疗器械及医药产业虽然规模大,但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仅为11个,说明该产业虽然有较大龙头企业带动,但是缺乏中坚骨干企业和高成长的中小创业企业支撑,产业生态链不够完善。智能制造和新材料及制品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产业规模最小。
  (2)中小企业发展相对困难。扣除收入前20家企业,其他企业在2015年收入-8.4%,利润-6.4%,2016年收入-8.8%,利润增长2.2%;2017年收入7.8%,利润增长3.4%。虽然这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但无论是规模的增长还是盈利能力的提高,均与全区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经营形势相对困难,主要集中在:融资、市场开拓和人才等方面。缺乏瞪羚企业。2016年,全国高新区内瞪羚企业数量达到2576家,平均每个高新区应有17家。近五年年均增长超过20%的仅4家:恒科精工、天力电源年均增长40%左右,渔翁和威高年均增长23%和21%。
  (3)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企业家队伍总体年龄偏大,超过55岁的将近50%。二是骨干企业管理制度相对滞后,许多企业延用家族制模式管理,缺乏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企业管理者。三是缺乏在一定领域具有研发带头人能力的高级科研人才。四是缺乏具有稳定技术水平的高级技工人才。
  (4)产业用地资源紧缺。我区现有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小的区,几乎是面积第二小的环翠区(276平方公里)的一半左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产业用地逐渐紧缺,必须坚持高效益集约化发展。
  (5)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区内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化、检验检测、科技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规模较小,在全国高新区评价中,全区技术服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不足10%,远低于全国高新区25.5%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5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