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为了满足各类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P2P在我国发展迅速,但由于其自身的各种问题,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权利承担很大的风险。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尚不足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所有权益,由于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到位,进而使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为了更加完善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我国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完善,同时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共同保障下,切实地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2月12日
   P2P网络借贷这一新兴融资手段最早出现于美国,我国最早出现这一融资形式是在2007年,该融资手段在我国出现后,发展速度极快。但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健全,在P2P网络借贷产生和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例如平台出现跑路、延期支付等问题,就会侵犯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限制和规范,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问题
   (一)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P2P网络借贷的行为,无法在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损之后给予合法的救济。我国仅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两部法律中制定了保护金融消费者财产权益的宏观的规定。仅从宏观的角度,针对公民的财产权益进行保护,在司法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不强。这阻止了法官在处理特定案件时直接将这些法律规定应用于实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案件,无法具体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消费者亦不能找到与事实相对应的法律规定来寻求自身权益的救济。
   (二)部门规章的规制不具体。为了实现保护金融消费者相关权益的目标,中国人民银行与有关部委制定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制定了《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标准》等行业内行为准则,还有中国人民银行起草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规范并明确了何种行为可以进行或明令禁止,但该意见仅规定了行为规范,没有具体的细则规定,在实践中仍旧无法真正的加以适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制定的行为规范的效力仅仅约束行业内的行为规范,其内容也仍旧存在争议,需要修整和完善。虽然行业自律可以为实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目的起到辅助作用,但依旧无法成为法官可以作为依据适用的法律。而中国人民银行起草的部门规章在消费者数据保护、争议解决条款等内容上都仍需要对细则进行完善。法律适用的缺口造成了司法者在遇到P2P网络借贷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时,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规定的支持,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權益易受到损失。
   二、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规定
   (一)制定专门的法律规定。我国可以通过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尽早出台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让法官在面对实际案件时能够有判案的依据。为了规范和监管网络借贷行为,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都制定了有关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专门法律。我国亦可以通过出台《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用以规制金融消费者、金融服务者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制定具体法律规定的同时,确立网上借贷行为的基本原则,保障金融销售行为的底线,达到全面保护消费者金融权益的目的。
   (二)完善现有法律规定。我国立法机关在制定专门法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可以适当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与网络贷款行业监管相关的行政法律规定。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法律规定,应当构成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一套完善的保护机制。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并未对网络金融犯罪作出专门的规定,使司法实践中可能产生无法可依的困境。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跑路、无法提现等问题都切实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所以我国可以在其中加入网络金融犯罪的相关条款,对该种犯罪行为进行规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仅规定了关于金融服务行为的有关法律条款,未提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只是将金融消费者与一般消费者作同等的保护。只有完善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建立健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制度,才能够有效减少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的损害。
   (三)完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12月27日起公开向社会征求对《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该意见稿对金融机构行为规范、消费者信息保护、金融消费争议解决等内容进行规制,但该意见稿的部分内容仍待完善。除了该意见稿,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定监管机制,对于可能在金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不利于金融消费者的行为加以规制,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也有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在P2P网络借贷中的消费者权益。
   三、结语
   P2P网络贷款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以及现有且滞后的法律规定,使当今的金融消费者无法充分保护自己的权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尽快出台专门立法,适当修改现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让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有法可依,可以全面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完善法律规定不仅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P2P网络贷款领域的健康发展也非常有益。
  主要参考文献:
  [1]熊欣.“一行三会”撑起金融消费者“保护伞”[N].证券日报,2011.12.19.
  [2]陈洁.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嬗变[J].法学研究,2011(5).
  [3]曾宪义,王利明,等.经济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曙光.论互联网金融中的法律问题[J].法学杂志,2016(2).   [5]胡光志,周强.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法学评论,2014.32(6).
  [6]鲁钊阳.论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2).
  [7]孙楚.“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模式对我国传统金融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6(1).
  [8]汪彩华,吴永星,周洁.P2P网络借贷监管中互联网金融协会职能的思考——基于“双峰”理论的分析[J].消费导刊,2019(27).
  [9]易燕,徐会志.网络借贷法律监管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15.33(3).
  [10]杜鹏冲.我国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
  [11]董许杰.基于logistic模型我国P2P网贷平台的风险研究[D].广东:华南农业大学,2017.
  [12]向雪婕.我国P2P发展进程中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6.
  [13]保燕琴.P2P网贷平台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
  [14]牛强.中国互聯网金融产业发展及政府管制研究——以中国P2P网络借贷产业为例[D].江苏:东南大学,2017.
  [15]杜禹瞳.分析民商法视域下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问题和对策[J].法制博览,2019(36).
  [16]罗艾筠.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权分析 ——以消费者信息安全为视角[J].时代金融(下旬),2018(1).
  [17]张运书,李玉文.信息失灵与矫正: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规制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8(9).
  [18]郑乃文.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6.
  [19]邹俊,杜杏华,赖华子.网络借贷运营商对资金出借人的民事责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2).
  [20]黄延芳.互联网金融下的网络借贷风险及其管理 ——以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为视角[J].中国商论,2017(10).
  [21]彭静.金融创新产品的特点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挑战——以网络平台贷款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2]王硕,李晓宏.清本溯源回归初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的影响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6(9).
  [23]王斐民,周之琦.P2P网络借贷的规矩失灵与法治回应[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72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