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君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更迭,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加之政府各项电子商务利好政策的出台,使得该专业技能人才炙手可热,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面临着育人的机遇与挑战。目前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普遍认可的育人模式,开展的各项研究也比较深入,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根本落脚点在于课程,据此,围绕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开发、课程实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高职;电子商务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人才结构调整及外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使新时期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充分结合区域产业优势,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人才符合社会需求、知识符合工作任务要求、技能符合岗位职责要求。这就需要行业和企业的参与高职共同育人,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性。
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层面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今年初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这些指导职业教育改革的文件都指出今后时期高职教育应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改革,依据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梳理课程内容、建立评价机制等。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开发原则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是其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运转的基础和载体,西方国家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领域经验丰富,他们有着国家层面颁布的学徒制课程标准,而我国的现代学徒制是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背景下建立的,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学徒制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需要建立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国情的课程体系。
1.1 依据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点是校企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有别于传统的职业教育,也不同于企业学徒式培养,是两者取其精华的有机融合,因此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转必须基于校企合作,确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进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和重构课程体系,适应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模式。
1.2 依据岗位工作要求制定课程标准
2019年起,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经济新常态下,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开发课程体系,依据岗位要求撰写课程标准。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应结合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所需的职业能力,具体化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将原有专业课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职业素养课、学徒技能操作课,教学时间选择弹性,满足做中学、学中做的需求。
1.3 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协调一致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需要在学校和电子商务企业分别完成,课程设置要考虑专业理论与学徒岗位操作的有机结合,如:学生在学校学习《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接下来在企业的学徒实践对应的岗位操作课程就是《美工操作》。课程的时间安排应是学校课程与学徒实践穿插进行,可以每一到两个月进行轮换一次。课程的内容安排应保证专业理论课与企业实践课的针对性统一,理论课内容来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实践课操作在理论课指导下进行。除此之外,学校的理论课还应包括创新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使理论课不仅满足操作课需要,也要满足学生终生职业发展需要。
1.4 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并举
在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班级施行“双证书”培养,符合校企双元育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符合企业岗位操作要求,符合高职学生学历教育要求。现代学徒制育人过程中课程体系中应渗透“双证书”考核内容。2019年“1+X”证书制度在我国职业院校普遍推广,电子商务专业可以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再获取一张“X”证书,“X”证书可选考,目前有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电子商务网店运营证书等,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可根据自己擅长的操作岗位进行选考。
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开发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要建立在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能力的培养基础上,设置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利用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设置技术技能课程模块,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设置学徒职业发展课程模块,依据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培养,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2.1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课程模块
电子商务职业素养课程主要集中在高职的第一学年,包括思想政治类:《毛泽东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就业指导类:《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心理类:《心理健康》《军事理论》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应变能力;基础类:《大学语文》《经济数学》《大学英语》《体育》等,提升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2 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应用能力和电子商务基础操作是三大基石,开设《计算机办公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应用基础》等课程,在高职的前三个学期开设;除此之外,电子商务专业属于新商科范畴,开设《企业管理》《经济学基础》《电子商务物流》等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2.3 电子商务技术技能课程模块
這部分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包括《网络营销》《网店运营》《软文撰写》《网络客服》等电商运营课程;包括《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电商美工课程;《会计基础》《跨境电商》《网站规划与建设》等电商创业课程。 2.4 电子商务学徒职业发展课程模块
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岗位开发课程,主要包括电商运营岗位操作,电商美工岗位操作,电商微创业操作等以企业操作为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上课地点大多在企业,或者企业兼职教师带实训项目和运营平台到学校授课,专职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保障操作课程的顺利开展。
学生进入第三学年后,顶岗实习由企业进行安排,由专职教师负责统筹管理和协助实习,学生实习期间,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给予学生安全保障和一定的劳动补贴,学生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通过企业的考核和面试进行就业。
3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实施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家对电商的鼓励政策和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大的环境为电子商务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动力,电子商务企业岗位操作项目相对生产型的企业安全性、可操作性和成本优势都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合作的形式以顶岗实习、订单班、课程共建、实训室共建等为主,合作深度不够,开展现代学徒制亦是挑战。
3.1 明确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实施“双主体”职责
电子商务企业需要与学校双方共同制定《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等教学管理文件,明确电商企业和学校在教学运行中的“双主体”职责,明确学生学习内容、学习场所、管理办法、评价方式、成本分担、教学资源、资金准备等多项教学运行机制,保证校企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3.2 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师资队伍
电子商务企业与学校在现代学徒制育人中都需要投入相应的师资力量,构建“双导师”师资队伍,双方需要共同签订《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师资的选拔、考核、激励等机制。学生入学后可以采用导师制,由学校派出专职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学生在校期间正常上课,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指导,此时由学校导师统一组织、安排并与企业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学习进度,直到学生顶岗实习结束,走向就业。
3.3 校企共同制定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双标准”评价制度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落脚点是课程的运行与评价,原有的学校教学评价制度可以沿用到现代学徒制学校教学部分中,采用过程评价与期末终结评价结合的方式,而企业实际操作学习评价需要由企业指导教师做出,需要事先制定《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学徒评价体系》,由企业指导教师依据学徒的出勤、工作表现、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工作完成情况等指标和权重进行打分。学校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同时构成现代学徒制学员在学期间的成绩。
4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开发后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使其能够高效运行。在外部,需要政府发挥其管理职能,出台保障政策,给予企业一定的减免税等支持,增强企业合作的动力和信心;在内部,构建严谨合理的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的运行保障机制。内外兼具,保障课程体系的运行。
4.1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运行的外部保障机制
参照德国“双元制”的培养模式,在我国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参与,发挥协同作用。政府建章立制,树立现代学徒制的地位,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管控参与的多方在育人过程中的工作执行情况,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在全国职业院校广泛推行“1+X”环境下,作为“X”证书的资质认证机构的都是行业龙头企业,可以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完善学徒的职业资格培养和认证。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需要着眼于未来企业节约的人力资源成本,并且可以将企业文化有效渗透到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中,培养工匠精神,未雨绸缪为企业储备大批优秀毕业生。目前,现代学徒制往往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宣传和推广,通过努力,打造优秀学徒为企业做出贡献,调动整个社会对学徒制的认可,学校对外应加强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探索鲁班工坊等跨国联合办学模式,对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打造现代学徒制口碑,赢得社会认可。
4.2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运行的内部保障机制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运行带有半开放性,需要构建任务驱动、校企协调统一的教学模式,时间上实现半工半读,管理上实现工学交替,课程上实现理实一体,整体教学实现知行合一。需要学校与企业发挥双主体作用,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培养协议,明确三方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岳文志.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6):37-41.
[2]袁修月,何义朋,贾真,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5):18-20.
[3]李玉宝,高凯.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在会计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7,(10).
[4]雷中浩.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06):79-80.
[5]薛继昌.高等职业學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23):48-49.
[6]刘伟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0,11(01):15-16,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90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