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庞润宇

   摘要:由于现阶段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各个阶层对于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虽然推进了林木业的进一步发展,但长此以往林木资源却不断减少,对其下游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文章主要阐述了现阶段林业经济及经济管理现状,对其创新管理举措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林业经济;经济管理;管理创新;发展趋势
   一、现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下,作为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基层林业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且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机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林业经济也取得了显著性成效,为其在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价值的充分发挥奠定了良好基础。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森林资源储备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总体而言林业资源丰富其经济效益价值就相对较高,反之则其价值相对较低,而目前来看由于现阶段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各个阶层对于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虽然从某方面而言推进了林木业的进一步发展,但长此以往林木资源却不断减少,对其下游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故此为促进林木业经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统筹提升经济和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极为必要的。此外从目前来看,在当前林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下述经济管理问题的存在也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一、林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作为推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林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一直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我国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虽然近年来森林覆盖面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且从林业管理工作目标来看,产业发展的重心也过度地集中于林业产业的生态效益,导致林区与外部森林市场的对接程度较弱,对其产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二、林业产业开发管理人员储备不足。在当前“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加快了林木产业的建设步伐,虽然从某方面而言显著地提升了林业资源,但由于其工作重心过度地集中于林区建设和林木保护,导致在进行人力资源教育培训过程中,忽视了产业经济管理人员培养,致使林木业大多只能对外输出最基本的林木资源,对其附加值的开发是极为不利的。
   二、林业经济创新管理策略的基本概述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环境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管理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影响,林业经济在管理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产业管理模式,采取传统的经济管理手段,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未能落实到实处,进而也极大地降低了林木资源的优化利用率,对产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优化改革创新林业相关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经济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的完善不仅是现阶段基层林业产业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还是推进各项作业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创新林木采伐制度和林业检疫管理,以期在切实确保自身经济利益得到保护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各种林业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在提高林木附加值的基础上,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创新林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经济创新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
   从目前来看,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环境下,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从根本上促使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是极为必要的,而从某方面来讲林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专业化林业人员的工作支持,换言之就是在当前林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业时代背景下,基层林业部门需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林业经济发展的首位,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对人力资源培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为后期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三)转变企业的发展模式,避免各种制约问题的产生
   伴随改革开放、全民创业、政策利好等战略发展规划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管理模式和管理政策的制约,其经济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为从根本保证林木业经济的稳健发展,对其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是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一方面,林木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者需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转化林业地区现有的发展规律和经验,从而在推进整个林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林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目前来看,过去传统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不仅不会对林业发展产生积极效应,还极易导致经济发展受限问题的产生,给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转变企业的发展模式,使其向集约性质模式转化是避免各种制约问题产生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四)建立阶段性的林业发展目标,为今后林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从某方面而言,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价值的发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目前来看,部分林业部门为追求短期企业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不仅严重损坏了森林资源,也给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确保林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建立阶段性林业发展目标是确保今后林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林业部门需根据当地林区的实际情况,在谨遵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的林业经济管理目标,而另一方面通常来讲林业发展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其中加强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培养本地龙头企业是当前林业产业机构发展的短期目标,也是使林业产业资源得到有效、合理配置的重要根本。
   三、林业经济发展趋势探析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體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当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随着林业产业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林业经济管理,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同时也是林业经济未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现林业产业资源的整合、推动林业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除此之外,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当代社会,由传统林木生产向环保生态健康建设转变,由原本开山建田转变为当前退耕还林及由原始天然护林转变为目前人工护林成为了林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质量和管理效率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从某方面来讲,要想从根本上促使林业产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是当前“绿色发展”理念下林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毛锡平,蔡根平,吴传波.论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7(22).
   [2]王伟华,周建华,张敏.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
   [3]尹连英,韩志文,侯媛.关于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6(06).
   [4]肖利容,王斌,格日乐图.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及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林业经济,2012(08).
   [5]廖冰,廖文梅,金志农.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4(04).
   [6]肖敏静,张建华,赵璟.低碳经济视角下江西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1(05).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65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