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鲜明的运营特点,其成本控制跟普通企业也有着巨大差异。本文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区别的基础之上,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并且着重强调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对于当今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生命周期;人力资源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问题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问题。成本控制是确立成本标准,衡量成本绩效,纠正成本偏差,不断降低成本的过程。对于控制的过程来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先进行成本规划,使得产品成本在设计、开发等投产前阶段得到有效控制;(2)事中进行具体指导、限制和监督,使之符合事先制定的规划和关于成本的相关政策和标准等,及时发现偏差,纠正过失,使各项费用控制在预定范围内;(3)事后进行评价,并在总结经验和实施改进措施的基础上,修订和建立新的成本目标,促使企业严格控制成本。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批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人类未来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并能够推动其他学科发展的技术群体企业。它们拥有相对普通企业而言非常显著的特征。一方面,高新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以及员工素质都比较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其产品更新换代快,经营风险大,从而加快了企业兴衰的速度;同时这类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外围环境变化的反应也十分灵敏。
  鉴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这些特点,其成本控制相对于普通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高新技术企业更重视知识资产管理,人员组成以高素质员工为主体 ,资产组成以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体。(2)成本控制战略发生了变化。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规划开始由局部到整体,由短期到长期,由静态到动态进行转变。(3)成本控制方法发生了变化。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主导思想的作业成本管理将在未来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使得传统成本计算法下许多间接费用变得具有可追溯性,极大地提高了成本的精确性,同时也向管理人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成本信息。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由于有着与传统企业显著不同的特征,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时候需要一种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相匹配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是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为根本目标的成本管理,同时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人员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的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工具,它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总之,战略成本管理将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使成本管理由日常操作层面扩展至战略层面。由此可见,战略成本控制的这些特点与以高风险、高收益为经营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高度耦合。
  战略成本管理由以下几个重要部分组成
  1、战略定位分析。根据企业所选择的战略制定相应成本管理策略。
  2、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客户创造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一连串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具体的,这些活动可以划分为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主要活动可以分为五项价值活动:(1)原料供应;(2)生产作业;(3)成品储运;(4)市场营销;(5)售后服务;辅助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项价值活动:(1)投入品采购管理;(2)技术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4)基础管理。可以通过图表说明:
  该图表明,企业利润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企业创造的总价值,二是各项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两者之差便是利润。
  价值链不是相互独立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体。企业价值链中的各项价值活动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为寻求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从更广的角度――产业角度来展开价值链分析。企业的价值链蕴含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系统中,该系统既包括供应商的价值链,同时也包括客户的价值链。企业不仅应理解自身的价值链,而且还要理解自身价值活动对供应商及客户的价值链的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获利能力。通过价值链分析,了解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位置,寻求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管理成本的可能性。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发现不增值作业,并尽量予以消除;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可明确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弱点,扬长补短,利于不败之地。
  3、成本动因分析。战略性成本动因分析就是要判断和确定价值链中每一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动因。传统成本管理认为业务量是唯一的成本动因,而战略成本管理认为,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不具唯一性。按美国学者瑞利的观点,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的因素,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多样性。执行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执行价值活动程序有关的动因,即影响企业战略成本态势与执行价值活动程序有关的驱动因素。
  4、成本标杆管理。成本标杆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生产经营过程成本标杆管理、组织成本标杆管理和运行过程成本标杆管理。
  
  四、企业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
  
  1、种子期
  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和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心逐渐前移到产品研发和设计阶段。价值工程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用于设计目标成本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或创造某种产品或作业应具备的必要功能,以使该产品或作业达到最佳的价值。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不同于传统的价值,不能从价值构成的角度去理解,而要从功能与成本的关系上去理解,即产品的价值是产品的功能与成本的比值。价值与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下:价值=功能/成本。价值工程就是要根据产品成本和功能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的比较分析,从中找出最佳价值。由于产品功能受用户需求的限制,而用户的需求又受产品或作业生命周期成本的制约。因此,开展价值工程,既不能脱离用户的需要,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功能,也不能片面地为降低成本导致产品必要功能不足。价值工程的核心问题是对产品或作业进行功能分析。
  2、初创期和扩展期
  技术上的成功并不代表能够进入市场,更不能代表新产品可以赢利。这个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重点在于成本避免这样一个概念,即避免可能发生的无效成本,节约各项费用支出的管理活动。大规模生产前,对各项成本动因展开深入调研和透彻分析。在这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核心是以改革的理念思索刚刚规模生产的现存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标准的合理性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和提高。
  3、成熟期
  企业进入成熟期,上述的成本控制理念显然已不再适用,对应地应该执行成本抑减战略。它是指对本企业产品成本环境进行改造,以消除和减少无效成本的管理活动。在整个成本控制体系中,它属于成本控制的后期形态,可以分为成本维持控制和成本改善控制两种执行方式。前者是在目前的生产经营环境下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后者是较高层析的成本抑减战略,其核心在于作业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标杆管理。

  
  五、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对员工的创新和研究能力要求比一般企业高,普通生产型企业员工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自身对研发能力和技术的高要求,对新的人力资源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培训,才可以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并且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将战略方法融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之中是十分必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可以看成是“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旨在使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其承担的任务包括:对员工运行企业系统的技能进行评价和控制;同时通过挑选和培训等实践在员工中培养这些技能。不同企业生长周期会对企业人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必备素质及其配置结构提出不同要求,进而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各个职能提出不同要求和侧重点。因此,从战略适应性的角度看,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是要考虑如何充分运用各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具(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来获得、培养、使用和激励员工,使员工满足企业对员工能力素质、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要求,并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为企业战略的达成服务。为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体系。可以通过标准成本法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相应的预计成本。标准成本为实际成本的耗用提供了一个成本尺度,可以衡量企业成本的控制情况。整个成本控制体系示意图如下:
  (2)生产经营阶段产品结构的调整。生产经营时选择能够扩大销售额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集中生产;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采取有效的产品组合策略,大幅度增加科技的投入。科技含量的高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减少冗余成本、降低离职成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要严格限制无消耗无意义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招聘质量,利用严谨的招聘程序尽量避免选错成本。录用的失误将造成对于新人的低效率成本,而不合格人员的离职又会导致新的补充成本。为避免企业人才的跳槽,在保证企业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经济激励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的核心人才,要通过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降低其离职风险和企业的离职成本。
  总之,如今的高新技术企业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及其细致的成本管理,通过调研考察等手段细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全面了解其各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很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就必须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有效地把握。
  
  参考文献
  [1]孙毅.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2]王隶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J].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2005,9.
  [3]常华兵.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2007,11.
  [4]徐玲茜,袁卫彬.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管理,2009,9.
  [5]周宝源.管理会计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0.
  [6]周晓苏.中级财务会计[M].科学出版社,2007,10.
  
  作者简介:刘嘉(1987―),男,江苏如皋人,南京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8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