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的变化及其对物价指数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焉 博 杨坚争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变化以及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从外汇储备规模上来看,可以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国家外汇库存与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并存期、国家外汇储备初具规模时期、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快速增长期、外汇储备进入超常增长时期。
[关键词]外汇;物价指数;供应量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058-02
1 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
1.1外汇储备规模上的变化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1年),国家外汇库存与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并存期。1992年以前的外汇储备由国家外汇库存和中央银行外汇结存两部分构成。其中,国家外汇结存占用基础货币,国家对其拥有绝对使用权。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不占用基础货币,国家不能无条件使用。
第二阶段(1992-1993年),国家外汇储备初具规模时期。1990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优惠政策和限制进口的措施,这使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初步出现较大增长。
第三阶段(1994-2000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快速增长期。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企业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了银行间统一的外汇市场,外汇储备数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在此期间我国的国际收支大量盈余,1996年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开始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外汇储备第二大国。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外汇储备进入超常增长时期。2001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2000亿美元,在这样的巨大基数上,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增幅达35%,2004年增幅竟高达51.39%。到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8188.72亿美元,外汇储备出现超常增加,2006年达到10663.4亿美元,2007年更是跃居全球第一,为15282亿美元。
1.2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上的变化
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变迁,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也在发生变化,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79年以前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1979年以前实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属于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特点是:外汇政策和外汇立法是以外汇的国家垄断为基础,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外汇收支实行全面性计划管理,企业无权持有外汇,外汇由国家按计划分配;管理和平衡外汇主要采取行政手段;人民币汇率由国家规定,长期处于定值过高状态;国家的外汇资金和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
(2)1979年至1993年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1979年以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1979年开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外贸体制从几家国营外贸公司垄断经营走向多种体制企业互相竞争、自负盈亏。
(3)1994年以来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1994年开始,国务院正式授权中央银行领导下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经营外汇储备。这一年,中国银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将经营的外汇储备移交给国家外汇管理局,从此外汇储备司(现名储备管理司)作为职能司,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2006年以来更是提出“藏汇于民”的思想。
2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2.1外汇占款引起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的增加
我国基础货币基本上通过两条途径投放:一是中央银行的国外净资产,主要是外汇占款;二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我国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也主要通过这两条渠道实现。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前,基础货币主要通过再贷款的方式投放,外汇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确定的结售汇制度引起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之后的2000年,由于外汇占款量增长速度放慢以及外汇占款减少现象,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连续两年下降。2001年我国外汇占款量回升,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达到89.35%。可见,外汇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运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我国基础货币的增量起重大作用。一国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积,我国外汇占款的增加引起基础货币增加,然后再通过货币乘数导致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
2.2我国近年物价指数的变化情况
1998-2002年我国出现了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但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走出持续五年的低谷,启动了新一轮的增长。在本轮经济增长中处于领头羊地位的是住宅、汽车、电子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2003年,我国GDP增长率回升到9.1%,2004年更达到了9.5%。GDP平减指数在2004年达到6.9%,高于2000年的0.9%、2001年的1.2%、2002年的0.3%、2003年的2.2%的水平,且在两年内从2002年的0.3%升至2004年的6.9%,表明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逐年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03年9月起快速上升,进入2004年后继续保持快速上涨态势。2005年粮食价格上涨1.4%,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回落直接驱动食品价格回落,进而驱动CPI下行。根据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季度的货币执行报告,2006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但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加大,因为我国货币信贷在2006年增长较快,2006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2.3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年末高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比上年年末高2.2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3 外汇储备增加对物价指数的影响的理论分析根据
外汇储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首先,得归因于它在一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处于资产方,因此外汇储备的波动必将引起负债或其他资产的波动,在短期内如果将存款准备金率与其他影响资产、负债的因素看成是稳定的,那么这种波动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一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变动,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这种波动将进一步放大,从而影响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由资产负债的平衡关系知:资产=负债,即:NF+NG+D=B,用增量形式表示:ANF+ANG+AD=AB,考虑到外汇储备(FR)往往用外币表示,上式改用汇率Ee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额,则:AFR・Ee+ANG+AD=AB,货币供应变ANs=AB・m=AFR・Ee・m+ANG・m+AD・m。因此,中央银行要控制基础货币,就要控制基础货币的三个主要来源:国外净资产(主要是外汇占款),对政府的净债权,以及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在汇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货币当局的三个资产部分的总量和各构成部分变化,都会使基础货币的总量和结构变化,使得货币投放量和渠道变化,最终使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发生变化。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一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容易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国内外资金的流动,都会改变一国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而影响到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当然这种对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最终又会传递到价格的变动与利率的变动,从而再回过头来又会影响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也影响到外汇储备的变动。再次,物价的上涨与利率的下调最终又会减少国际收支的顺差,从而在外汇储备与商品及资本的价格变动之间存在一种理论上的均衡。国内的低利率与通货膨胀必将引起资本的外流与贸易收支状况朝着逆差方向演变,国际收支的这种变化传递到外汇储备再沿着以上的路径影响到商品的价格与资金的价格,外汇储备与国内经济就在这种负反馈中波动与调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1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