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文明
[摘 要]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如何正确分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摆在高校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12-02
1 高校资产管理问题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资产现有管理模式与新的客观环境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不适应状态,尤其是校办产业的形成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使高校资产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管理体制,资产管理的职责范围还不够明确
由于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管理体制,没有明确权、责、利关系,使高校内部多项资产不仅没有得以合理、有效、充分利用,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毁损、被盗等现象,同时还直接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教学教务工作、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而且,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通过与后勤签订合同形成甲方、乙方的关系,并采取资产托管的方式将资产交给后勤使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后勤则采用各种融资形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到学校后勤服务中来。在这种形式下,后勤拥有经营权,但是资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却在高校手中,后勤无权对其处理,也就没有法人资格,在与社会上其他法人签订服务合同的时候受到限制,更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并且学校通过后勤在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入经营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模糊,短期行为频繁发生,赢利时后勤赚钱,亏损时则要高校承担责任。这样由于产权关系不清而责、权、利不明确,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现象尚很普遍。一些高校采用社会引资B O T模式建设学生公寓、教学楼等项目,由于资产产权界定模糊、资产计价无标准、账务处理双方脱节而造成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也很突出。
1.2 资产管理涉及的资产范围过于狭窄,没有将人力资产纳入管理和核算范围
人力资产是企业通过与人力资源产权主体的产权交易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为企事业单位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高等学校的师资是其重要的人力资产,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比任何物资资产小,但是传统的资产管理只涉及物资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将重要的人力资产考虑进来,忽视了这一点,将不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1.3 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资产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最终还是由实施资产管理工作的人所决定的,有些院校管理制度定得很好很细,但是由于缺乏对资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也没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使得资产使用效率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丢失、毁损等情况普遍存在。同时,由于管理态度和管理水平问题,部分高校只重视货币形态资产管理,而轻视或忽视其他形态资产管理;或是重视有形资产管理,轻视无形资产管理;重学校本级资产管理,轻二级所属机构资产管理。
1.4 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产权不清,经营活动无偿使用国有资产现象普遍存在
学校作为事业法人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许多学校为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创办了许多校办产业,有的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设备进行创收活动,无偿占有国有资产。在校办产业中,一些承包经营者,受个人利益驱使,短期行为严重,有的尽管给学校象征性地上缴部分利润,但对资产使用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补偿。一些校办产业管理不善,造成企业亏损、潜亏严重。部分学校国有资产的经营,形成了“物资国有,使用群有,利益私有”的后果,实际上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此外,高校部分固定资产未及时贴标签,实物与固定资产卡片及明细账无法一一对应;部分资产已报废,但未到财务部门办理销账手续,财务部门亦未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明细账进行账务核对并组织盘点清查。
2 高校资产管理建议
2.1 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将高校资产管理的范围加以扩展
高校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物资资产,还应当包括一项至关重要的资产――人力资产。人力资产是企业通过与人力资源产权主体的产权交易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为企事业单位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高校人力资产是学校通过与人力资源产权主体即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等方式取得的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人力资源。将人力资产纳入传统会计中“资产”要素的核算范围,这一点对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于任何高校而言,衡量其办学能力、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师资队伍情况,师资是高校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人力资产是知识的载体,只有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管理制度才能得到实践运行。因此,对高校资产的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物资资产,而应当物力、人力并重。
2.2 强化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实行绩效管理
要改变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就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资产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关系,建立顺畅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尝试采用绩效管理制度。通俗地讲,绩效就是业绩与效能,实行绩效管理,必须做到“责、权、利”结构清晰,必须将管理权限、职责和管理效果、管理者的薪金报酬结合,实行专人专职管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清理整顿,并最终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目标。物资资产由后勤部门或某专门的责任部门负责管理控制,各资产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予以配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则由高校人事部门统一管理制度,各分院、系部和职能部门等协调配合管理。无论是物资资产还是人力资产,都应当由专人专职管理,责任到人,并与管理者的工资待遇、奖金、津贴直接挂钩,如果管理效果好,比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减少了资产的闲置、浪费,保证流动资金的正常周转,留住或吸引了更多人才,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效用,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使其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大大提高,科研能力明显增强等,则给予相关管理者一定的奖励。
2.3 选择合理的后勤管理模式
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不仅影响到后勤实体的经营状况,也影响到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探讨一种合理的后勤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也有利于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后勤实体拥有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这就需要高校能够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实行授权经营,真正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谓授权经营,就是高校在对所有资产进行清查的基础上,对后勤实体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拥有的后勤资产作为股份投入后勤企业,高校作为后勤企业的股东负责监管后勤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吸引社会资金来发展和壮大后勤保障。后勤因此就可以以独立法人的身份享有生产经营权、管理权、收益支配权等,从而有助于高校后勤树立商品经济意识,成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实体,促进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校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B O T模式建设的项目资产产权界定、资产计价标准、账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明确,以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2.4 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与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双管齐下管理制度制定得再完善,如果没有一支训练有素、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那制度将形同虚设,如果没有有效合理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仅凭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热情,是无法长久有效发挥各项资产作用的。因此,高校必须将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加强资产管理不仅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学校领导人要真正重视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和监督检查责任。要以塑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基础扎实、业务熟练、作风严谨、高素质、高效率的资产管理队伍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开展学术研讨,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此外,高校要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能,在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开拓新的研究领 域。
参考文献:
[1]陈玲.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9):31-32.
[2]叶陈云,罗会强.BOT模式及其对我国高速铁路融资的启示[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3):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2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