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法隐喻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睿卓

  摘要: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也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方式,与阅读这一理解人类思维的语言形式的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借鉴语法隐喻理论,剖析英语语篇理解难度的根源,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运用语法隐喻理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隐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50-02
  
  引言
  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无论从课程设置如精读、泛读、报刊选读等,还是从一年一度的全国专四及专八考试中的阅读部分所占比重可以看出端倪。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虽几经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却收效甚微,英语阅读仍是令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头痛的问题之一。尽管老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付出诸多辛苦,也并未使得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取得很大提高。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们提出隐喻是人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应该说,隐喻意识不强、隐喻认知能力薄弱也是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语法隐喻的内涵
  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语法隐喻自古有之。从中世纪语法隐喻的使用来看,原先从现实世界隐喻借鉴而成的语法术语和理论,转而隐喻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其特征可描写为“现实世界→语法形式”(胡壮麟,1996)。韩礼德从句法的层面上提出语法隐喻理论。他对语法隐喻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认为,“隐喻中的变化发生在语法词汇层,而不仅仅只在词汇层……在修辞转义中有强烈的语法成分;一旦我们承认这一点,就会发现还有语法隐喻存在,只不过语法隐喻中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语法形式上,尽管这种变化也蕴涵一些词汇变化。” (Halliday,1985/1994)根据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中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他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
  韩礼德认为,名物化是形成语法隐喻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是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所谓名物化是指词性作用的名词性转换,名物化既可起名词的作用,也可以表达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其实质是语法与语义的交互匹配。例如,(1a) Ascending the steep slopes in a cable car, we saw something wonderful in the mountains. (1b) Ascending the steep slopes in a cable car, we came upon a wonderful sight in the mountains. 从(1a)中的saw到(1b)中的sight,(1b)中的语法隐喻是由名物化手段来实现的。这种选择因为发生在运用表达概念意义的时候,所以这是一种概念语法隐喻。
  人际语法隐喻主要的语言表现形式则是以小句表达本应由副词表达的语气和情态意义,即将人际意义以命题形式表达出来,如“It seems that…”“I think…”等。英语中表达语气的词汇语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态句式和语调,载有很重的语义,这就使得英语语气系统可以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方式(Halliday,1994)。在一般情况下,陈述语气表陈述,疑问语气表提问,祈使语气表提供和命令,但在实际的交际中,由于各种语境因素的作用,讲话人常使用一种非一致式的语气来表达和完成各种功能,把隐喻看成是语言概念功能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一种描述各种经历的手段,因此,可以说语法隐喻理论进一步揭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正是这一点及其在语义、语法和语篇上独到的解释和分析,给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重要启示。
  二、渗透隐喻理论,培养阅读能力
  韩礼德(1985,1994)认为,语言的发展往往从直白式表达开始,逐步过渡到隐喻式表达。完全没有隐喻的话语只出现在儿童话语之中。儿童最先习得无语法可言的原语言,在成长过程中逐步习得语法,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而进入语法隐喻阶段。这是现代语言进化的成功标志。因此,随着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英语语言水平达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语法隐喻的概念,使学生对语法隐喻的理解与使用由不自觉到自觉。
  (一)借助语法隐喻攻克阅读难点
  任何一篇文章中都充满着隐喻,抑或是词汇隐喻,抑或是语法隐喻。隐喻增加了我们对于语篇的理解难度。韩礼德在研究大量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后指出,以名物化为典型征的语法隐喻具有增加语篇的技术性和使科学语篇更具理性色彩这两种功能。朱永生和董宏乐(2001)也认为,概念语法隐喻还有增加客观性的功能。这三个功能同样适应于其他比较正式的英语。例如,(2a) He worried about the danger of no water to drink and no food to eat. (2b) He worried about the danger of thirst and starvation. 显然在信息量相同情况下,(2b)的词汇密度更高,其所含名物化结构能够以较少的语言表达与(2a)相同的内容,使得语篇简洁。高信息浓度也会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造成这种难度的原因在于语法隐喻具有双重语义特征,因为隐喻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所选择的隐喻方式增加了语义特征。上述的名词词组既体现了参与者又体现了环境因素。正是这种双重语义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此外,因为汉语通常采用人称表达法,所以中国学生很习惯“I think”、“I consider” 这种表达法。此类小句表示意态中的明确主观,是一种情态隐喻用法,然而英文书面语中很少使用这种表示明确主观的隐喻用法,则常采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以及明确客观的表达法。例如,(3) The (lack of)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AHS stuck with the geriatric move to camouflage the weakness of thei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这是一个非明确客观的表达,但学生很难体会出作者反对政府及阿尔伯达省医疗健康协会(AHS)的做法,因为他们没有看到“I think”这种字眼,没有把握判定这便是作者本人的看法。尽管书面语中作者和读者的显现度都较低,但作者仍旧是在和读者交流,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人际隐喻,即使是以客观著称的新闻语篇中,作者也会通过人际隐喻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作者的隐含意思正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学生常分不清作者是在何处表达他的观点的。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借助语法隐喻理论,帮助学生攻克阅读难点。
  (二)引入语法隐喻,培养隐喻认知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词汇和语法层面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先弄清单词的含义及句子的结构,然后才设法弄懂句子的意思,这些教学方法当然也会有所帮助。但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引入语法隐喻概念,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民族世界观和社会及语言规范的认知能力。
  中国学生对一致式的句子感到比较自在、舒畅,而对有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句子感到比较晦涩难懂,总觉得不顺。因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受汉语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突出主体意识,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注重客体意识。如:(4a) A warm and sunny Sunday found my whole family going for an outing at the beach. (4b) My whole family went for an outing at the beach on a warm and sunny Sunday.
  (4a) 是语法隐喻的句子,在一定层面上,能够体现说话人思维上的客体意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名物化的使用。名物化的使用恰恰是英语语篇创作者在语法层面上展示其认知世界、划分世界的独特方法(董宏乐,2003)。同样,(4b) 是一致式的句子,能反映出思维上的主体意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一致式的句子要比语法隐喻的句子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隐喻式的句子改为一致式的句子,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法隐喻意识,培养隐喻认知能力。
  结语
  拉考夫和约翰逊(1980)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无处不在。教师应从认知和句法的角度分析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多鼓励学生进行还原性练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隐喻思维,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edition) [M]. London: Arnold, 1985/1994.
  [2]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4] 董宏乐,杨晓英.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J].国外外语教学,2003,(4).
  [5] 汪先锋.基于语法隐喻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教育,2008,(2).
  [6] 熊学亮,刘东虹.英语学习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4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