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之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婷婷

  摘要: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加大力度,切实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的改革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误区;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21-02
  
  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获得从事某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具备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面临着社会选择和如何适应的问题。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定位在“技术型”或“技能型”的某一目标上,应该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才培养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更高,它除了要求劳动者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以外,还必须具备智力技能及全面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确定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当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改革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的前途命运问题。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指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障。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将人格养成的教育与知识、能力教育融为一体,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高校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先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正如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04]12号)中所指出的: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是现代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德育的主要特色和内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应紧紧围绕“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重点抓好职业道德教育。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误区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成效不甚明显,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对素质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职业教育、轻素质教育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学生在理论学习上也存在不小差距。为了突出特色,高职院校更侧重于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一些高职院校常常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也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客观知识、轻内在素质,重技能掌握、轻内在培养等误区,使职业素质教育相对落后于职业技能教育的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学生自身的发展,毕业后难以适应就业岗位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同时也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等同于通识教育
  我们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是强调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人文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诚实、正直、宽容、乐观的品格。通识教育虽然也重视人文教育,但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素质教育核心则旨在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做人的教育。通识教育是有益的,应大力提倡,但不能替代人文素质教育。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行动起来进行改革,但由于认识或条件等原因的限制,常常只在通识教育上做文章,注重了内容的广泛性,但素质教育内涵还不够突出,所以尚未收到素质教育应有的成效。
  (三)不同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大同小异
  综合职业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时忽视了不同职业群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仅从专业技能素质的单一角度去培养高职学生,不能根据职业岗位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的品格、知识和能力,不能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素质教育培养普遍缺乏针对性。
  (四)素质教育对就业影响不大
  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就业率的高低和毕业生本人对就业的满意度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一些高职院校认为,要实现高就业率,只要靠学生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加上一定的求职技巧就可以了。其实现实并不是如此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单纯只是学历的问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人品重于技巧,从现状来看,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适应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策略
  高职素质教育改革应集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一)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规律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某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方法。如何具体地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自1995年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来,一些本科院校尤其是全国示范性素质教育基地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但如何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开展素质教育,尤其是诸如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营造、教学模式摸索以及如何让学生把素质培养内化为个人的行动等,经验还不是很多。这些,都需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具体特点,积极深入地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二)突出第一课堂,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相对于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抓第一课堂建设,就是要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挖掘第一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在第一课堂深入全面地展开素质教育,大胆创新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以及管理保障机制,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将素质教育有效地内化到职业技能教育之中,有效地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职业教育课程从整体上可划分为职业技能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两部分。针对目前职业技能课程设置比例过高的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课程设置。一是要合理设计,并加大有关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比例。在设计上因专业而异,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有侧重地对身体、心理或审美等方面素质教育进行合理搭配,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该行业的基本综合素质。二是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对课程进行动态管理,随时增减调整课程,保持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的零距离。三是增设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兴趣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可以起到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扩充知识面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引入评价机制,完善高职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在实习实训中,将顶岗实习纳入学分制,将企业鉴定作为学分的评价依据,加大素质考核的分量,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并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空间。另一方面是探索人才培养评价机制,通过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实施“多证制”,高职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四)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师资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师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类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善于在专业课理论和技能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老师提供一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类等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而这些方面的师资高职院校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往往缺乏感染力。所以,吸引和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五)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素质教育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大多高职院校缺乏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般来说,在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中,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书籍是比较缺乏的,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增加投入,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建设。同时,要营造学校人文气氛,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来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
  像笔者所在的经贸类院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应该针对学生的思想、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以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诚信、人本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李进,陈解放.提升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尹景玉,齐福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5] 李莉.方丽华.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