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伟倩

  摘要:海峡两岸许多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都遇到了融资困境,特别是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拟对两岸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不同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使两岸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海峡两岸;借鉴
  中图分类号:F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58-02
  
  一、两岸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大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已有的政策措施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一定程度上缓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大陆采取了一系列为了促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安排。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大陆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资金扶持政策的刚刚起步与中国常见的政策多变且政出多门所导致融资渠道和政策体系建设不够完整和不够系统,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作用对象针对性或重点比较模糊,大陆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依旧非常严重。
  1.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为了实现增强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发放动机,增加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可得性这一目的,大陆采取了双重措施:一是大力改革现有大陆商业银行内部机构及业务,二是建设、强化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信贷的扩张提供政策性外部支撑体系。
  2.票据市场。票据融资方式在融资时能降低融资成本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中小企业信贷抑制,在客观上极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另一方面,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总量控制指标限制以及对中小金融机构在票据业务准入上的限制、再贴现利率过高、票据市场分割的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等因素的限制,大陆票据市场的发展表现极不平稳,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中的作用。
  3.创业投资公司(或基金)。1996年前后开始中国中央地方各级政府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公司尝试。虽然近年来创业(基金)投资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1)现有创业投资公司多为政府主导,市场的作用体现不充分;(2)规模小,资金实力极为有限;(3)专业人才极缺;(4)明确、系统的投资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支持缺乏;(5)中小企业市场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外部支持缺乏,导致投资“退出”机制不畅等因素的制约。
  (二)台湾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已有政策措施
  1.中小企业银行和信用保证基金。台湾的金融体系中除了一般的商业银行之外还有中小企业银行,各种形式的信用合作社,渔会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台湾专门设置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这在世界上其他金融体制中是比较少见的。这些中小企业银行成立以后,适应了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迅速发展壮大。但由于缺乏规范,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也出了许多纰漏,给整个金融体系增添了不少金融风险。
  2.相关政府服务机构。台湾为中小企业的融资专门设立了省属行库辅导中心、中小企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等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3.非正规金融。台湾实行的是双元金融体制,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台湾的民间金融相当活跃,尤其是在中小企业申请贷款,仍有相当困难,银行放款又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民间金融的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它们对非正规金融的倚重远远高于其他企业。非正规金融融资比例占融资总量的1/3。台湾地区对于像那些打着民间金融旗号从事洗钱、非法炒汇,赌博等犯罪活动,给予坚决依法取缔,对于民间储蓄和借贷、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给予积极引导。
  二、两岸融资困难的共同原因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在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及国家税收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其对金融资源的获得相比极不相称,究其成因,主要有内外两大方面。
  1.自身角度来分析。(1)中小企业的规模小。除了员工人数少以外,中小企业拥有资产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在现有的担保制度下,没有充足的资产担保,加之抵押程序烦琐、费用较高,使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银行的要求,因而也就无法获得所需资金量。(2)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中小企业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企业内源融资“源头不畅”;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资金管理粗放。(3)中小企业信用级别低。中小企业大多不大规范,经营管理随意性很大,风险高,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普遍偏低;而且中小企业初创期缺少信用记录,无法取得银行资信,并且多头贷款现象严重。
  2.在宏观外部环境方面。(1)“国民待遇”的缺失。中国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受到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具体表现在市场准入壁垒、税负环境、商业票据融资、信用和法律等几个方面,占市场主体的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普遍有所歧视。(2)政府作用的缺失。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这就需要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积极干预,而中国政府对中小企业许多方面还做得不够,造成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的不合理、行为的不规范和效率的低下;在间接融资上,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即信贷支持的辅助体系;确保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市场发挥作用的法规体制和市场维护制度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3)中国金融制度不合理。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及债务合约的特点难以克服利率与风险交替上升的恶性循环,使得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不适合银行,也不适合贷款;普通债务合同是一种简单的状态依赖合同,对高风险的中小企业投资不足以防范风险。
  三、建议和对策
  (一)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应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加强管理,克服融资瓶颈,立足产业创新,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
  1.中小企业要强化产业创新意识,开发符合市场要求和产业发展导向的技术、产品和投资项目,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收益。要符合本行业特点,本企业发展阶段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机制,实行稳健经营。
  2.把握信用关系环节,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应该注重抓好其周边的信用关系,即企业与政府间的法规信用关系,企业与银行间的资金信用关系,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关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市场信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以良好的信用赢得银行贷款的青睐。
  3.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必须要了解其融资的具体动机,遵循融资的基本规律,即:一是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合理确定资本结构。尽量做到融资组合多样化,融资渠道多元化。
  (二)对于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而言
  1. 政府应完善金融融资体制。(1)大力发展非国有的中小金融机构。大陆应该充分发挥现有体制中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防止像股份制商业银行那样定位失当,盲目与国有大商业银行争夺大客户。要降低不良资产比率,努力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使其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并且可向台湾学习,积极改造民间金融组织,引导其合法化,让其发挥在信用方面的优势,制定法律规定其不以赢利为目的,简化交易手续,降低交易费用。(2)建立和完善中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推进大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努力克服总体上实力过小、能力不足,且在结构、经营和功能上存在较为突出的三重缺陷。成立担保基金,此基金可考虑像台湾那样由法人和个人组成.按企业机制运作。考虑让有中等规模的成长性或高科技型的民营企业通过主板或创业板上市筹集金。这方面政府应在上市总数中规划一定比例给中小企业,并且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在向台湾学习建立功能全面的担保基金的同时也要对其加强规范监管,防止由于缺乏规范、监管,使其给整个金融体系增添金融风险。(3)正确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大陆目前已形成规模庞大的民间金融,为使民间金融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就必须将它置于政府和社会的监督管理之下。对于现在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只要产权明晰,管理完善,就可以引进民间资本,为私有资本提供合法进入金融业的渠道。
  2.政府应建立相关服务机构。(1)针对当前大陆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为方便管理,政府可成立类似台湾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经济部”领导下的中小企业处,不分多、乡镇企业与农村企业,不分内贸与外贸,对中小企业进行一揽子的支持和协调。(2)学习台湾建立省属行库中小企业联合辅导中心的做法,建立专门的辅导机构。通过辅导机构可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计划进行咨询、指导,加强内源融资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现有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使信用保证的惠及对象更广,促进民间资本型的商业化担保和中小企业互助担保的发展。(3)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推进融资环境,改善经济发展。首先,政府要深刻意识到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孵化器”,他们的发展对社会各个层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改“抓大放小”为“抓大扶小”,关注中小企业立法。有了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可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制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金融机构法》等相关的具体法律,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扶持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其次,政府应大力宣传,让中小企业对整个融资体系更加了解,让其能够充分获得法律和政策上支持。最后,法律要坚决贯彻和实施,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使措施大打折扣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韩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J].金融时报,2004,(5).
  [2]崔宁.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5,(3).
  [3]黄飞鸣.试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5,(7).
  [4]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马方方.中国民营经济困境与金融制度创新[J].经济界,2001,(3).
  [6]周兆生.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7]彭十一.台湾政策性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EB/OL].金融在线.[责任编辑 刘娇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