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比较与借鉴:企业文化对建设政府文化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声馗

  摘要:政府文化建设是当前政府行政改革中的一个新领域,学界对于政府文化的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借鉴企业文化中的先进理念来促进政府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的改革探索视角,从这个全新视角来探讨企业文化对于建设政府文化的启示作用,可以从中寻求在政府改革过程中重塑政府的新动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政府文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91-02
  
  引言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1]。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企业文化理念,主要包括服务理念、效率理念、诚信理念、责任理念与成本理念等核心理念,这些企业理念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政府文化则是政府在自身能力的长期建设过程中培育形成的,为政府公务员普遍认同和自觉接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规章制度、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行政伦理要求与行为准则的总称。
  当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新形势对中国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因此,必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中国新型政府文化,为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提供科学的文化伦理支持。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胆借鉴企业文化中的成熟经验和理念,促进现代新型政府文化建设,加快中国行政改革的步伐,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一、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
  (一)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通性
  1.政府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具有消费者需求导向的组织特点。作为市场经济领域中的两大主体,政府活动和企业活动都具有消费者需求导向的特点。具体说来,政府同企业一样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主体,只不过政府主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提供的具有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虽然不像企业那样受由消费者意愿决定,但从当前全球行政改革的趋势来看,政府从上而下的单向度的供给决策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为了增加社会满意度,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政府必须重视公众(消费者)需求,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因此,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越来越表现出消费者需求导向性。
  2.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属于组织文化的类型。从文化类型来看,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属于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企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而逐步创造的文化资本。政府文化同样也是政府组织为实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而进行的政府组织文化再造。由此可见,政府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而创造的组织文化,都包含了一般组织所具有的管理要素和管理职能的组织文化共性反映。
  3.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都以创新思想为组织灵魂。企业只有依靠不断地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和追求创新。同样,政府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国际社会支持和国内社会拥护,也必须进行创新。政府和企业都强烈地感受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创新思想成为了组织运行的常态,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都非常重视创新思想对于组织生命力与活力的重要性,两者都把创新思想作为组织的灵魂。
  4.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都以团队精神为组织动力。现代企业愈来愈重视增强员工凝聚力和整体能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应该注意的是,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部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整合政府组织的部门能力,在明确各政府部门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团队精神,增强各职能部门的凝聚力和协调能力,提高政府组织行政效能。可见,政府文化和企业文化都非常重视组织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是组织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
  1.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决定了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的私人性质,即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私人利益,所以企业可以理直气壮地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表明自己的文化诉求。与企业不同,政府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它的活动是公共性质的,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文化宗旨。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公私分明的价值取向。
  2.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行为评价标准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行为评价标准是效率与利润,企业视效率为生命,利润则赋予企业生命以意义,企业行为正确与否,主要是看行为是否高效率且能创造利润,这是由企业文化的私人性质决定的。政府文化则不然,评价政府行为的标准除了效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尺度则是公平。在当下的共享型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平问题愈显突出。政府要像企业那样创造效率文化,还要维护社会公平,这是政府文化的公共性质使然。
  3.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载体不同。企业文化以企业产品为实物载体,通过企业营销与服务网络向社会宣传、展示。企业产品个性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构件,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最具个性的产品中才能得到最佳呈现。而政府文化则以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为载体,一些准公共产品因为具有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导向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类似于国防安全、公共治安、义务教育等纯公共产品是不能搞特殊化的,只能一视同仁。政府文化借纯公共产品的无差别提供来彰显其公平公正性。
  虽然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差异性,但两者同属组织文化,都有增强组织凝聚力,实现组织目标,追求组织发展的组织文化功能。再者,企业文化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时间,已经日趋完善,现代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企业文化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较强的组织适应能力和借鉴作用的。因此,建设政府文化过程中,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理念的精华,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鉴企业文化理念,建设新型政府文化
  1.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企业服务理念体现了“顾客就是上帝”、“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的服务意识。顾客满意(CS)是企业文化理念中的基本要素。在中国市场化程度日臻完善的当下,传统的“重管制、轻服务”的政府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世界范围内政府治理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应该重视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政府必须打破传统的管制观念,改进政府服务技术及水平,打造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也是建设政府文化的重要内容。
  2.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设高效政府。效率是企业的生命,效率理念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反观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一直为人诟病,因此,在当前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政府应该改革用人机制,合理分流政府机构内过剩人员,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从政府文化角度来看,建设高效政府要从更新管理理念这个根本出发,以企业为榜样,树立效率理念,提高行政效率,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需要的高效率政府。
  3.贯彻诚信理念,建设诚信政府。企业文化中的诚信理念不但是企业形象塑造的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建设政府文化而言,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必须注重政府公信力的培养。诚信政府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应该尽量做到政务信息公开,积极地与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各社会主体的监督作用,不欺骗蒙蔽社会公众,树立诚信政府的形象。
  4.加强责任思想,建设责任型政府。现代企业文化不但强调企业内部责任机制的建立,也注重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反观传统行政体制下的管制型政府,往往过于强调权力的集中而忽视责任的承担,政府权力与责任分配出现了脱节,导致某些政府工作人员形成了求稳怕变、故步自封的落后观念。因此,必须加强责任思想,推行依法行政,强化政府责任,使权力与责任相互统一,建立责任型政府。
  5.借鉴成本效益理念,建设节约型政府。如前所述,企业必须精于控制成本,低成本才有高效益。企业文化中的成本效益理念对于建设节约型政府非常有意义。传统粗放型经济使政府工作人员养成了大手大脚、不计成本的恶习,旧观念影响下政府工作人员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无益于政府公务的完成。因此,建设政府文化应该在政府行政活动中引入企业的成本效益理念,合理利用好政府手中的公共资源,用最合适的成本做最应该做的事情,建设节约型政府。
  结语
  在新一轮的政府行政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出以往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树立新的行政理念,建设新型政府。建设政府文化无疑是我们建设新型政府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打开政府行政改革的思路,借鉴企业文化理念,从一个更新更广的领域中探索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庆修.以全球化为背景重塑企业文化[J].管理科学文摘,2002,(3):13-15.
  [2]张琪,张荷莲,陈文满.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借鉴与创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5):63-65.
  [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王晓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