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韩国语语法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晶

  摘要:对于教师来说,韩国语的语法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到各种语尾、助词以及搭配使用问题。“惯用型”是对语法知识的一项综合应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以“惯用型”的教学难点为突破口,从而解决语法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韩国语;语法教学;惯用型;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48-02
  
  一、韩国语语法教学概要
  
  1.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内容。学习者通过学习资料自然地掌握语法知识的过程被称作“关键期”即CRITICAL。大部分韩国语学习者都是经过“关键期”这一必要阶段,系统学习韩国语的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时间上,语法贯穿于初、中、高级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学习外延上,语法覆盖了全部知识点的衔接;在应用范围上,语法是听力和写作正确进行的基础。因此,语法教学同听力、写作等其他方面的教学相比,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现阶段各高校的语法教学主要集中在每个年级精读课的教学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从最初的填鸭式教学逐渐转变为沟通式互助教学。虽然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些学习者只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去被动的接受语法知识,待学习到高级阶段表现能力就会有一定障碍。另外,在韩国针对于本国人使用的传统语法书中,内容是按照韩国语的语法功能分类的,内容多且复杂。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掌握其所有内容是不必要的。因此在教授语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按照预定教学目的,结合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对语法知识进行由易至难的筛选,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病句分析的必要性。对于正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在学习应用一个新的语法知识点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尝试性的错误。这作为不可回避的过程,会促进语法应用练习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在学习语法过程中出现的病句。Corder(1967:67)认为,病句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病句向教师反映了学生实际掌握的程度。作为外国人在学习语法过程中出现病句的原因主要有:母语的干涉、搭配不当、语言环境制约等。教师应该经常将学生使用的病句进行分类,然后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部分进行集中指导。
  3.分阶段教学的必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级、中级前期过程的教育和中级后期和高级过程的教育中,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前半过程的教育是教会学生使用语法知识如何造句,后半过程的教育是让学生区别语法知识的不同。即前半过程是讲授语法原理,后半过程的重点则是语法之间的互相制约。前期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讲解语法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提供大量例句,并提前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明白使用例句的语言环境。随着学生能力的逐渐提高,在后期过程中直接介绍语法知识之间差异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同时,在前期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作业或课堂练习中使用的病句应尤为注意。因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将妨碍学生以后的学习并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二、韩国语“惯用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韩国语的惯用型是由助词、谓词、语尾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固定搭配,这种固定搭配放在句子中表示一定的意思。比如,有表示推测、好像、假设、愿望等等各种意思的惯用型。韩国语是一种粘着性语言,语法体系相比汉语复杂。学生在初级阶段主要从语尾和连接语尾学起,然后过渡到各种动词、惯用型的学习。
  首先,受母语语言习惯制约,学生在刚开始学习韩国语时会感觉内容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特别是附着在句子中的助词、语尾随环境和语义变化会有很多形式的组合,即通常所说的“惯用型”搭配使用问题,这一直都是学习的难点。中级阶段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和语法知识的积累,各种意思相近的惯用型也随之出现。例如,表示“好像”意思的惯用型结构就有七八种之多,学生在由初级到高级阶段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带着疑问去学习即“意思相近的惯用型如何应用呢?”特别是到了高年级阶段,有些学生往往故意回避某些易混淆的问题,即只使用一个熟练的惯用型而忽略了其他相似惯用型的用法。其实意思相近的惯用型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交换使用,只在某些具体情况下,受说话者心理因素、主客观人称和说话环境限制有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如果不仔细斟酌就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因此,意思相近惯用型的区别问题是学生学习惯用型过程中感觉困难最大的问题。
  其次,惯用型中语尾的选择问题也是初、中级阶段学生易犯的错误。在韩国语中,冠型词语尾根据前面所连接词的词性不同,即按照动词、形容词、名词的区别各自有不同的形式。这其中形容词按照词干有无韵尾,动词按照现在时、将来时、过去时的区别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上常用的冠形词语尾大概有七种,它们不但内容多而且变换形式多样。在使用时,选择和区别起来较难。比如,在选择动词时态的时候表达“好像吃过饭了”,“好像正在吃饭”,“好像要吃饭”这三个句子时,就会用到“好像”这一惯用型。用不同的语尾就可以区别“吃过饭了、正在吃饭、要吃饭”,即分别使用表示现在进行时、过去时、将来时的语尾。由于汉语中不存在这样的现象,所以学生只能凭理解记忆。正确区别词性和时态问题是选择使用惯用型语尾的关键,因此,学生应该注意韩国语各种词汇的词性及有无韵尾等问题,涉及到动词时,应首先对时态进行正确判断。
  第三,助词的选择使用问题。有些惯用型的结构是助词加其他成分。学生在使用这类惯用型时会涉及到助词的选择和省略等问题。由于意思相近的助词数量较多,如果不注意细微差别,就很容易造成混用、误用现象。比如,根据体词有无韵尾的区别,主格助词有两种形式,其中有韵尾时用[i],无韵尾时用[ka]。看似简单的用法,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常常由于马虎犯错误。又如,表示强调意思的助词[n],一般可以省略不用,需强调时,则可以直接接在助词或语尾的后面。学生常常掌握不好使用的分寸,易把补助词[n]和主格助词[n]互相混淆,错误理解惯用型的意思。
  第四,人称的搭配问题。在韩国语的人称中,表示第二人称的“你”较不发达。当直接和对方进行对话时“你”可以省略不用。比如,在汉语中“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旅行?”这个句子用韩国语表述时“你”就不必添加,直接说“打算什么时候去旅行”即可。如果加上“你”会使句子听起来很生硬。特别是在使用“您”的时候,更应该特别注意。“您”主要用于需要尊敬的人之间或夫妻之间,如日常生活中打招呼使用的“您好!”用韩国语译为“好吗?”“您”的意思是隐含在其中的。另外,在人称与惯用型相互搭配使用时,根据第一、二人称的不同,惯用型结构也不同。比如,在表示“想”意思的惯用型中,主语为第一人称的陈述句和第二人称的疑问句时,用[ko sib da]的形式,而当主语为第二人称时,则用[ko sipehada]的形式。这些现象有很多,需要学生重点记忆。
  
  三、结语
  
  韩国语的惯用型教学是对语法知识点的一项综合性教学,涉及到词汇、助词、语尾等的搭配使用问题,也是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对于初、中级阶段的学生,语法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高年级则主要是应用实践阶段。因此,教师应在找出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学生置于与难点相对应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反复理解并结合不断强化记忆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本人也要用信心和耐心去教学生,才能促使学生更加扎实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韩在英.韩国语教授法[M].太学社,2005.
  [2]韩国广播通信大学教育学院.外国人使用的韩国语教育学[C].韩国广播通信大学,2008.
  [3]尹宇卓.国语教育百年史[M].首尔:首尔大学出版社,2008.
  [4]金友贞.外国人使用的韩国语语法教育[J].韩国语学,1997.
  [5]朴东健.韩国语惯用型的特性研究[J].建国语学,1995.
  
  [责任编辑 刘娇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0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