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危机下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 艳 姜 晔 柴青宇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越演越烈,使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避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增强企业应对经济危机能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实力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14-02
  发源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形势也必然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金融领域,还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使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进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进出口企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其创造的产值占出口创汇的68%,是国民经济极为重要的活力和源泉。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进出口企业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进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
  
  (一)资金无法回笼,企业纷纷倒闭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部分进出口企业,尤其是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纷纷倒闭。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玩具出口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下降,至12月份出口值下降至3.8亿美元,同比下降11.6%,环比下降达23.4%。广东中小玩具企业因金融危机大量退出。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广东省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共1 740家,比上年同期的4 984家减少3 244家,同比大幅下降65.1%。其中,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共1 20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3 242家,占同期广东省玩具出口企业净减少总数的99.9%。据广交会的统计,企业普遍外部生存环境继续恶化,企业生存十分艰难的局面仍没有根本好转。
  在金融危机中纷纷倒闭的中小企业已经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多中小企业既提供产品供应,又提供产业链服务,这些企业的倒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增加了其他企业的财务运营成本。
  (二)财务利润下降,生存难以为继
  受出口渠道不畅、内需持续走低、人民币不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原本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极其狭小的中国企业更是雪上加霜,难以为继,全行业利润持续下滑,现今不少企业都是零利润甚至亏损经营,只是力争保住最后的市场份额。
  财务状况恶化,最先做出反应的是众多的外资企业。受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进出口贸易持续下滑等因素影响,众多外资企业纷纷从我国撤资,纷纷将资本转移到劳动力价值普遍低于我国的东南亚地区。
  虽然目前钢、铜、铝等金属原材料的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应该是利好消息,但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无常同样使一些企业感到束手无策,难以应对,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巨额亏损或倒闭。很多外贸主导型中小企业,只能精打细算,在夹缝中求生存,仅赚取微薄的利润,由于企业对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涨跌无法准确预测,从而影响了企业对市场供求的判断,最终影响了产品生产和营销的策略,导致企业发展短期行为严重,缺少长远规划。
  
  二、进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无论外向型企业还是内向型企业所有者都要经常进行财务分析,防范发生财务危机,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以便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决策。
  (一)编制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尤其是异常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源是对财务风险的处理不当,尤其是在我国进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强化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1.现金流量是短期预警指标的关键
  进出口外向型企业不但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本,而且需要维持一定规模的现金流量。经常性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如出现经营危机先兆,使企业所有者能够尽早采取措施。企业经营较短的周期内,其理财的主要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性,一个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在较短的周期内是否盈利,是否拥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是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付经营成本。企业保持适当的利润是财务预警的前提,对于市场占有率稳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而言,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库存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企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一般都大于净利润。企业应该将不同经营阶段的预期目标汇总,并准确计算各阶段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投资计划等,建立全面预算企业现金需求,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一年为周期,编制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从而准确预测现金流量需求。
  2.灵活掌握经营风险策略
  企业资产负债率是重要的风险预警指标,可以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状况适时调整,灵活掌握。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国际市场环境良好,企业融资成本低于利润率时,可以保持适当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如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出现产品积压,应收帐款数目增大,产品质量下降,经营成本上升,要根据事先设立的财务预警系统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程度。企业可以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应对财务风险。
  (二)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企业经营的成败最终体现在财务风险管理的成败,企业经营风险最终体现在财务风险上。在国际市场的繁荣时期,财务风险控制的核心是规模―速度―资金―效益的均衡,以企业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谋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在金融危机时,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是保证企业安全渡过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
  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方面:
  (1)融资风险。指进出口企业因筹集经营资金而产生的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利率波动引起的经营成本风险、负债率过高而产生的资不抵债风险和再筹资风险等。融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导致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指进出口企业进行财务投资后,因金融危机引起的资本市场的逆向变化造成的收益降低和本金安全的风险,如交易性金融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日投资而产生的风险。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基本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指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进出口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和金额上不匹配所形成的风险,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最主要方面是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位或坏账增加。
  (4)衍生工具运作风险。指进出口企业运用期货、期权、互换、远期进行投机或套期保值而产生的风险,衍生工具产生的财务风险往往是毁灭性的,我国企业对衍生工具的财务风险往往认识不足。
  
  三、进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下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适时根据国家扶持政策调整产品定位
  金融危机对进出口企业而言,既是危机和挑战,更是发展的机遇。进出口企业如果能够根据国家扶持政策准确进行企业产品定位,提前进行营销策划,就能维持较高的利润额度。从2009年4月开始,国家对纺织品、服装、电子、钢铁、石化等3 800多种商品将提高出口退税率,这是从2008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以来的第六次调整。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产品定位,增加研发投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利润空间。
  (二)通过自主创新增强竞争能力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倒闭的许多沿海中小企业,都是简单、粗放的加工型企业,这类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技术,没有产品竞争力,更没有市场份额竞争实力,完全没有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进出口企业要通过技术投入掌握产品核心技术,以此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最终赢得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
  (三)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增强抵御危机能力
  我国国内市场庞大,国际知名品牌主要是占据一线发达城市,而竞争相对薄弱的二三线城市市场依然很大。因此,进出口企业可充分发挥产品质量稳定、成本控制严格的优势,广泛开拓利用国内二三线城市市场,以此度过目前金融危机的严寒。及时转向国内市场是进出口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极好出路。完全可以用同样的产品,通过寻找国内新市场、新生产环境,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需求来实现产品利润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待经济形势好转后再以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为后盾,大力向国际市场拓展。
  (四)广辟融资新渠道,降低财务成本
  与国有大企业相比,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差。在当前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资金链紧张,融资不畅,更是给中小型进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一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破产,有的企业主陷入债台高筑的困境,有的不惜贱卖股权以获得周转资金。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下,政府无法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引导、促进中小型进出口企业通过民间资本融资应成为金融危机中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在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每个进出口企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金融危机对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去,企业只有通过整体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权衡财务风险与其有可能带来的收益,规避财务风险提高收益,才可能在全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1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