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兰 英 周克勇 李凤翔 潘伟业 王 飞

  摘 要:自2002年北京大学发展本科生导师制以来,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采用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组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在于“互动开放,整合创新”。 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分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年级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优秀学生导师制。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34-02
  
  导师制,即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制最先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2002年北京大学的导师制改革为起点,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数十所高校也相继尝试发展本科生导师制[1]。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一种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即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选课和成才的指导。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和学习过程,自主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本科生导师制是配合学分制运行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由于知识视野的局限而盲目选课的问题,也为高年级同学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决定了导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供应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挖掘知识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导师应在专业上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发展规划和选课提出建议。通过导师进行指点与帮助,使学生既能自主学习,又能遵循学习规律达到培养目标。本科生导师工作是教师的一项职责,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和内涵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学习指导工作。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在于“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互动开放”是导师制模式的核心。所谓“互动”,是指“导”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互动过程。所谓“开放”,是指“导”的过程中,不仅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信息的循环互动系统,而且导师和学生各自都是向外开放的学习系统。“整合创新”是导师制的关键。“导”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导师一学生”这一共同体的持续创新与跨越发展[2]。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3]。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
  
  中国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如按学习时段划分,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如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如按培养对象划分,则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4]。
  1.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全程导师制是指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每学期均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实践和其他实际工作的机会,关心并指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业余学术研究水平如同研究生导师。本科生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择一名指导教师,一般每位导师指导 5~6位学生,每名导师最多指导10名学生。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低年级阶段主要指导学生思想、学业,介绍专业发展状况和前景;指导选课;指导暑期社会调查,协助制定调查提纲,点评和批改调查报告。高年级阶段吸收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科研素质训练,要求学生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文献综述,翻译外文资料,完成课题研究论文。导师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或考研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
  2.本科生年级导师制。学生进校后,在一二年级可由院系负责为每个学生班配备一名导师,导师的工作职责与班主任是不同的。导师的职责主要是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成绩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的感染,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成效,导师工作是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补充和完善。在三四年级,导师与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一般3~10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此时导师的任务是使本科生在巩固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术的同时,强化高年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根据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科研和其他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从业务知识、能力培养、科学道德、思想品质以及选课、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为了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倡导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5]。
  3.科研导师制。这是一种英才教育模式。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多数为“科研实践型”,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采取“双向选择”和院系选配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导师;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等环节,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能力。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有导师组指导班级和导师指导学生个体两种做法。对于在科研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导师的主要任务是随时指导这些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并逐步提升学生的研究技能,让他们了解科研的基本过程,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研究动力,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导师将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通过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其综合能力素质,使他们成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性优势的发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克服科研与教学相脱离的矛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对促进精英人才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与大众化教育相矛盾的一面,不利于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做人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研究生也可以参与导师组的工作,协助导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
  4.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是指政治导师与一定数量的学生之间建立联系,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的制度。其中,政治导师的选聘是实施的关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中共正式党员,并善于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为人师表,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造诣与声望的专家教授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来担任导师。其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个别谈心、座谈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进行指导,促进其健康人格的早日形成。这种模式的实施是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的结合,解决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使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结合,逐渐形成以全体教师为基础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齐抓共管的育人网络。
  5.全员导师制。全员导师制是指每一位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均有指导老师为其提供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指导。导师在人员组织上范围较广,包括教学、科研、教育管理人员等,指导对象的数量也比其他导师制模式的人数多,一般在5~12人之间。这种培养模式最明显的优点是可以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这种模式是班级授课制的最有效补充,可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教学和管理,并进一步推动后进生的全面转化;然而却不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精英人才的大量出现。
  6.优秀学生导师制,又叫英才学生导师制。让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得到最优秀的导师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优秀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渐进性,在思维和能力方面具有超前性,导师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导师的选聘集中于具有较高造诣、声望和学术专长的专家教授,指导对象数目一般在3~8人之间。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和教师构成导师制组合,就可以“开小灶”,使优生得到优教,这是及早发现人才、早培养和重点培养人才的好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才能,培养大批高精尖人才,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优秀学生导师制终将成为普通高校在大众化背景下培养精英人才的有力手段[4]。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生力量,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是以鼓励探索求创新、以长期陶冶育人格、以师生沟通促发展,为高校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提供了一种教书育人的新机制,为学生的个人潜能发展提供了一条好的成才途径。
  
  参考文献:
  [1]周鸿勇,李生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10):104-108.
  [2]张仕英.浅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J].药学教育,2005,(6):43-46.
  [3]王艳锋.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110-111.
  [4]于永,高艳阳,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109-110.
  [5]费英勤,颜洽茂.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24-26.
  [责任编辑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2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