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通常低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就业难”已成为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此种情形下,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职业规划意识先确立、职业規划早确定,有助于法学专业本科生为就业或升学做好专业知识储备、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必备的技能,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职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结合中国人民大学调查结果来看:现阶段,从大一便实施就业指导的高校仅占17.6%,而大四才实施就业指导的高校达到52.9%。由此可见,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从学生方面来看,一方面,大一新生对于所选专业多缺乏了解,且所学课程大多为通识课程。很多新生不知晓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大一新生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缺乏了解,自然没有危机意识。
对此,高校可通过专业导师、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讲解,并邀请杰出校友结合个人经历分享职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使得大一新生认识到专业特点、就业选择、就业现状以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激发其职业规划意识。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学院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状况,给出近期目标(至大学毕业)和长期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对学生们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分类、汇总,并向法学院(系)反馈,以便法学院(系)适当安排专业课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适时安排专业实践活动或讲座活动,进而促成职业规划意识培养的各阶段相衔接,促进学生们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训练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在大二时,学生们开始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习不同的法学专业课程。伴随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专业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初步形成,但因课程内容的不同、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不同等,学生的专业兴趣会产生分化。
基于此,法学院(系)可汇总、分享近几年用人单位面向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招聘信息,安排职业规划设计的讲座或开设职业规划设计相关课程,使得学生们知晓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掌握职业规划设计的必备内容,并要求学生们按要求提交书面的职业规划设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或职业规划设计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正的建议。
三、践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高校或法学院(系)可定期组织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大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应以学生们提交的职业规划书为基础,注重对职业规划三要素(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的完整度和质量,以及职业规划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科学评价。最终,由高校或法学院(系)组织评奖,并选择部分获奖的职业规划进行宣传、推广。即通过比赛调动学生们制订职业规划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们的成就感,以提高学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性,使得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另,各高校或法学院(系)之间可就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进行交流合作,以促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四、评估实施效果并进行调适
为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职业规划意识,促使学生们更好地为就业做准备,以进一步提升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或法学院(系)对于所采取的各项激发、培养和践行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措施应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适应性调整。
职业规划意识的确立、职业观的形成对于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准备、职业选择不可或缺。而职业规划意识的激发、训练、践行和评价应环环相扣,分步实施,多措并举;多方推进,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姚圆鑫.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2):92-93.
[2]肖涵,戴静雅.大学生职业规划认知及指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65-67.
作者简介:焦海洋,男,河北承德人,讲师,研究方向: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6319.htm